隨著正木時茂不聲不響的撤退,久留裡城也隨之失去最後的屏障,當裡見義堯得知大多喜城陷入危機迫使正木時茂撤軍返城的時候,便知道久留裡城這次是真沒辦法守下去,又堅守七天吃光城裡最後的糧草,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裡見義堯帶著三千軍勢撤往大和田山城,宣告久留裡城的徹底失守。
北條幻庵只是在第二天一早派出三千軍勢駐守久留裡城,同時分出五千軍勢前往大福山原正木軍大營駐紮,作為繼續壓迫大多喜城方向的進攻姿態,同時親自率領七千軍勢緩緩移動到大野臺,對充當大和田山城屏障的小糸城展開進攻。
這一連串攻勢不急不躁似是好無煙火氣息的佈置,竟然取得壓制裡見氏的絕對優勢地位,尤其是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曾讓北條氏政傷透腦筋的久留裡城十分驚人,這對北條家眾多年輕武士是個極大的啟發。
包括北條氏政在內的眾多大將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疾風烈火的進攻到底是否適合北條家的進攻策略,北條家雖然從不缺乏精兵猛將的支援,可比起更加能征善戰的關東武士依然面臨沉重的壓力,每次以絕對優勢打一場戰爭都要面臨捉襟見肘的問題。
這也就是為何當年追隨北條氏綱戰上杉,打武田的五色備卻總是無法取得正面戰場優勢的原因,北條家的根子依然是當年跟隨北條早雲下向伊豆的京都武士家臣團,比如同宗本族的伊勢氏一族,譜代眾裡主要集中在伊豆二十一家和相模十四家的小笠原氏,山角氏、遠山氏、松田氏、富永氏、大道寺氏、石卷氏、清水氏、安藤氏、多目氏、笠原氏等諸多家臣大半是跟京都武士出身。
家臣團嚴重依賴京都原班人馬的支撐,可這些家族裡不可能每一代都可以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家臣,隨著北條早雲、北條氏綱到北條氏康這三代六十多年的更迭。原本有力的譜代眾不可避免的陷入子孫相替時無法支撐權位的衰落狀態。
而北條家又正需要更多的有力家臣來支撐擴張。自北條氏綱時代開始多方拉攏武藏國人眾的行動持續整整三十年。最後換來的卻是從北武藏到南武藏一次又一次無情背叛,迫使北條氏康換上一大堆親族譜代擔當城主來穩固武藏的領地支配。
近些年隨著關東天文之亂的結束,北條家又進入新一輪飛速擴張期,如果沒有越後吉良家的干涉和影響,北條氏康早就吃下整個上野國並趁勢對下野國、上総國發動進攻,雖然因為吉良家而白白繞行不少彎路,但是對北條氏政個人的歷練還是起到不錯的作用。
就像北條幻庵這次主導的久留裡城合戰,看起來就像是混日子似的簡單駐守。既不出兵也不理會里見軍的挑釁,總大將只需做好士氣的鼓舞就勝利一半,透過己方主力的壓迫使得裡見軍近兩萬軍勢不敢輕舉妄動,配合邊路的正木時忠、土岐為賴的進攻就可以輕鬆的破除裡見軍的奇襲謀劃。
北條氏政在真裡谷城裡旁觀整場戰爭的走向,身為局中人把戰場的變化看的一清二楚,雖然作出一個無能家督來渡假的姿態,但私下裡他可是一點時間都不捨得浪費,身邊的輔佐役是北條三軍師這樣智謀過人之士,又怎麼會教出一個愚蠢的徒弟。
在他們的諄諄教導下,北條氏政很快觸控到軍略真諦的門檻。嗟嘆道:“這就是所謂的碾壓戰嗎?即使不用打合戰也可以輕易的逼迫敵人就範,類似的戰法還有吉良家的信濃總大將真田彈正殿所用的戰術……
只不過他的戰法更加複雜一些。透過國人調略分兵轉移注意力,讓死守諏訪盆地的武田典廄殿在取得防守優勢的情況下,必須分兵伊那郡而引發岡谷坂合戰的慘重代價,雖然只是不分勝負作為結局,但還是迫使武田家最終作出割讓伊那郡換取和睦的決斷,這就是戰略呀!”
大和晴統笑著說道:“這就是國力的碾壓,吾聞鎮府公曾說過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