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商量了如何改革,即如何朝這天下士紳們動手,如何讓強制或威逼這些特權階級放棄自己的特權地位,並同樣為大明王朝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終朱由校和一干同他同樣更看重國家利益的保皇黨大臣們一致決定先選三個地方進行試點改革,實施者就選擇同樣是保皇黨且同樣有志於行大刀闊斧之策且敢向頑固勢力動手的循吏。
在經過一番商討後,朱由校和一干保皇黨的重臣決定暫時在秦地實施攤丁入畝政策,秦地商業經濟不發達,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士紳都以土地為生,但土地幾乎都被士紳或富農佔有,而承擔著賦稅繳納任務的百姓則佔據著少量的土地。
正因為這樣,造成百姓一直無地可種,而朝廷也一直無賦稅可收,孫承宗也在摺子裡說過,庶民中,有田者十不存一,無田者卻佔據十九的數,而且很多時候已經沒辦法找到田地主人,按戶收稅已然不現實。
而透過按田畝徵稅的方式來代替按丁徵稅的方式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並可以使得大量無地農民免掉徭役賦稅的負擔,能更自由的將勞動力發揮在其他行業,逐漸由農民向工人轉換。
當然,朱由校沒有打算在按田畝徵稅時就加派賦稅,依舊對秦地實行低額度的徵稅模式,這樣可以減輕對富農的剝削,不使得他們也放棄土地去給地主家當佃農或者進城做工,那樣整個秦地的農業經濟只怕就全被士紳階級控制了。
在沒有廢除所有士紳階層的特權之前,朱由校還不能指望在秦地能增加多少收益,凡是循序漸進,此次攤丁入畝先解放大量秦地無地百姓也算是第一步了。
除此之外,朱由校還打算在山0東實行官紳一體納糧,之所以選擇在山0東,是因為現在朱由校控制力比較強的北方諸省中,山0東計程車紳集團最為強大,且很多都是多年來根深蒂固的大鄉紳,同時也是最難對付的幾個大鄉紳,如孔衍聖公府,因為幾乎每個朝代都對他們恩寵有加,包括後世的清王朝。
山0東的孔家算是天下士紳的代表,在朱由校看來,只要在山0東逼得孔家等大鄉紳承認官紳一體納糧,以後推廣到其他省份時,遇到的阻力才會小。
再則就是徵收商業稅,朱由校沒打算在火耗歸公上去動天下官員們的錢袋子,因為那樣不但得罪了天下士紳還會得罪所有官員。
畢竟這是官員們的錢袋子,自己若是動了,就等於破壞了整個官場的潛規則,當然更關鍵的是,即便同後世清朝那位較有見識的酋長雍正一樣用養廉銀來代替火耗紅利,也沒有阻止住官員們對民眾的索取,反而使得民眾在受到朝廷的加派即火耗未免只是歸功的同時還要收到官員們各種藉口的加派。
而徵收商稅,自然是針對南方越來越發達的商業經濟動手,在商業規模已經大於農業規模的晚明,不徵收商稅簡直就是對這些江南財閥們的縱容,不能讓他們享受著國家紅利的同時,卻半點血都不出。
朱由校打算在鳳陽巡撫管轄的長江以北的南直隸地區先試點徵收商稅,這裡是南北通衢,經濟繁榮,且又是大明王朝龍興之地,對自己大明王朝的忠誠度自然要高一些,實行起來阻力相對較小。
不過,朱由校沒打算直接點明要在鳳陽試點徵收商稅,他先是下旨以在此太祖高皇帝即朱元璋誕辰三百週年之際,且鳳陽又為龍興之地,便著減掉鳳陽百姓賦稅之一半,且直接除掉徭役,並明旨要求鳳陽地主所徵收鳳陽佃農之租十年內不得加徵,其租子標準當由當地州府劃定。
朱由校此舉自然是為了在鳳陽地區徵收商稅之前透過在對普通農民的恩惠來拉攏底層百姓,以進一步孤立商人地主和士紳。
且在此之前,朱由校已經與孫承宗、登萊巡撫袁可立、鳳陽巡撫馬士英通了風,三人歷任地方已久,自然也知道地方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