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說著就拿起硃筆來,並攤開了手。
李明睿忙把奏疏遞到了朱由校手裡。
朱由校親自批紅後則道:“最近第四軍在攻打暹羅時獲得過一批暹羅皇室御用的絕色人妖,朕本來打算將這些男不男女不女的都殺掉,但聽聞你近年尤好這口,就賞賜給你,但也得悠著點!”
“微臣謝陛下恩典!”李明睿忙跪下行禮。
朱由校見李明睿突然又有了些精神的樣子不由得有些反胃,忙擺手道:“起來吧,你跟了朕這麼久,也算是居功至偉,就以太傅之位致仕,聽說令子頗善構造之學,就讓他去工部營繕司掛個郎中之銜!”
說著,朱由校就起身拍了拍李明睿的肩膀,又不由得環視了整個西暖閣一眼,盧象升、楊嗣昌、王承恩這些都是即便自己不在這個時代也會綻放光芒的人,唯獨這個李明睿若不是自己簡拔,在原本歷史他到頭也就是個翰林官。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明睿才算得上是自己真正的親信,也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所取得的成就之一。
不過,李明睿這些年也從自己這個皇帝這裡獲得了不少好處,不僅僅是官當得越來越大,其家族產業也越來越大,儼然已經超過傳統勳貴世家魏國公徐家之勢。
如今又生前得了太傅之位致仕也算是尊崇至極。
李明睿一走,朱由校便讓楊嗣昌接替了李明睿的職位,同時又新添了楊廷麟和郭之奇兩名內閣成員。
內閣成員中,李明睿選擇了告老還鄉,成基命也已年近古稀而臥病在床,似乎也時日不長,總領大明整個科技與工業領域的徐光啟雖說因為醫學技術的發展而沒有若原有歷史在十六年前過世但現在的他也已是八十七的高齡,甚至也向朱由校辭過幾次官,但因他在科學領域尤其是數理與力學方面的不可替代性,朱由校便沒有答應他,但也沒讓他管政務。
因而內閣中尚還能辦事的也就只有盧象升和敢過花甲之年不久的楊嗣昌,朱由校便不得不再選拔幾個年輕人入閣。
楊廷麟在軍隊中做過第一軍僉事,又在漠北做過巡撫,做過學部尚書即管過大明的教育,還在扶桑做過總督也有殖民地的管理經驗,因其在皇家軍事學堂進修過對自然科學領域也不陌生,因而進入帝國中樞倒也挺合適。
郭之奇是成基命推薦的人,標準的傳統型清官,廉潔奉公,踏實肯幹,在李明睿告老還鄉前一年,禮部之事基本已由他負責,如今進入內閣倒也是正常升遷,再加上此人在原本歷史上也算是抗清名臣,又不能讓一干抱殘守缺的守舊派大臣太過沮喪,朱由校倒也沒阻攔他入閣。
如今整個內閣中,除掉楊嗣昌,大多與自己年齡相差無幾,這在大明朝倒也難見。
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
雖說對於帝王,四十來歲已是執政後期,但對於官場而已,四十來歲入值內閣算是年輕。
不過,這也是朱由校如今願意看到的現象,帝國就需要一批年輕的官員來銳意進取,現在還不是保守維穩的時候。
不僅僅是內閣需要新鮮的血液,即便是六部都察院以及科研領域也需要新鮮血液。
在大明兩院院士中,除徐光啟外,宋應星、畢懋康、孫元化、伽利略等一批足以可稱得上是這個時代最耀眼的科學巨匠大都已是垂垂老矣,甚至不少已經不得不離開了科研前線,而轉為後方的教育工作。
為此,朱由校命令禮部投入巨資支援青年科學家的課題研究,並讓學部加強對基礎教育領域自然科學教育的普及程度。
朱由校準備讓學部從新改良科舉,參考現代高考制度,取消科舉以八股文為主考試內容為儒家四書五經的主要模式。
隨著主政的官員中接受過新思想新教育的官員越來越多,從根子上改變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