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頭十個月,儘管市場上大賣的專輯層出不窮,包括四大美人樂隊、廖遼等歌壇巨無霸,也紛紛大賣,但整個市場的總體銷售資料同比去年的前十個月,卻微跌17。
事實上,儘管上半年的同比資料還是微增的,但歌壇整體大盤的增長已經放緩到一種幾乎不怎麼動彈的程度了,等到前八個月的資料一出來,同比去年的同期資料,已經微跌03,當時唱片工業協會甚至為此對整個市場提出了警告,並聯手多家唱片公司共同向文化部、國家版權局等部門施壓,要求政府加大對盜版,包括網路盜版的打擊力度。
但又是兩個月過去,事實證明,已經持續呈增長態勢長達二十多年,尤其是近五六年來始終呈現出一種爆發式增長的國內唱片市場,真的已經達到自身的瓶頸了——也或者可以說,在諸多外力因素的幹擾下,尤其是新興的網路盜版的衝擊之下,國內唱片業的黃金十年,即將結束。
市場大盤的總量不增加,甚至微跌,肯定將意味著競爭的加劇。
競爭,就意味著將會有人被淘汰。
像過去那些年一樣,山頭林立,哪怕小歌手發專輯,也能小賺一把,靠著跑跑商演,也能掛上個歌星的名頭的時代,那個無數家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都拼命的發掘新人,並迅速的推向市場,去搶佔這個正在快速增容的唱片市場的份額,而且只要專輯質量不太差,就每每總能有所斬獲的時代,馬上就要結束了。
接下來的唱片市場,一方面肯定會越來越多地受到網路盜版的衝擊,一方面則將迎來慘烈的內部廝殺,品牌不夠硬、作品不夠好、實力不夠強、號召力不夠大的歌手,必將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被市場給陸續淘汰出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