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帝國皇儲劉榮以及他的太子太傅竇嬰。
漢帝國的統治者用極為厭惡眼神又看了一眼長案上已經攤開的檔案,轉向丞相陶青疑惑地問著:匈奴使者怎麼想起這麼一出??以前可從沒有類似的要求(⊙o⊙)啊!
“媵??”
當皇帝陛下唸到這個詞時,眉頭不自禁皺起。
漢朝從開國至今的歷次和親,朝廷自然不可能只把公主孤零零送去北國,隨行的侍女少則數十多則論百。
這些陪嫁的女孩,多有被單于納入帳中充作婢妾的;這些都是尋常事。但送嫁的時候就正兒八經弄出個‘媵’的名分,卻絕無先例。
總之,
匈奴使節提出這項要求,非常突然,非常奇怪。
陶青丞相則認為,事到如今,再去研究匈奴人的思維走向未免毫無意義;還不如直接討論實際問題吧。
大漢丞相思索片刻,捋了捋鬍鬚,也皺起了眉頭:“媵?公主……之子??此……於理不合(⊙o⊙)啊!”
東廂殿中所有人聞言,都點了點頭。
的確於理不合!
按照華夏族自古以來的行為準則《周禮》規定,‘媵’都是本家。
傳統做法,當婚事確定,女方會安排新娘的堂姐妹或家族中遠支的族姐妹作為媵,陪同新嫁娘一同嫁去夫家。
這代表——新娘子與媵,必定是同姓。
和親公主都是宗室女,自然是姓劉;
而公主的女兒卻是外孫,是跟自己父系姓的,不可能姓劉。
也就是說,
即便真要給和親公主安排媵,也應該從宗室中選擇,怎麼可能去找一個外姓的姑娘??
這都是什麼事兒啊?
竇嬰坐在那裡,從鼻孔裡輕輕嗤了兩個字:“蠻……夷!”
天子聽了,扯了扯嘴角;但轉瞬間,笑紋就消失在肅穆的神情下。皇帝陛下幾乎是逼視著他的丞相:“陶卿,今之漢軍可有與匈奴一戰之力?”
不要以為皇帝陛下很喜歡有個匈奴單于這樣的親家。
遠的不說,光當今天子登基之後,就先後嫁過兩回公主了。雖然兩個和親公主都不是近親,基本算不認識沒親情可言;但只要一想到花骨朵般的少女,都是二十歲不到就不明不白死在異國他鄉,身為君主身為劉姓族長,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否則,這第三次的和親也不會拖那麼久。
“上……有!有!!”
陶青還沒回答,太子太傅竇嬰卻搶先回答——七國之亂之後,漢軍整編了各諸侯國的武裝,當初上過戰場有實戰經驗的將士都在,也從沒懈怠過操練。
皇帝聽後,露出愉快的笑容;但詢問的目光依然凝視著陶青丞相。
陶青丞相遲疑了片刻,也緩緩吐出:“有!”
可還不等大為滿意的皇帝陛下說話,大漢丞相馬上介面說道:“然……麥收……在即!”
華夏天子的笑容再次凝固在唇邊!
是啊,麥收!
何止是麥子,粟米等糧食作物也差不多該收割了!!
這是農人日日夜夜操勞幾個月的成果,是無數農家一整年的指望,也是帝國財政的基礎——帝國需要稅收來供養皇家,官吏還有軍隊。
天子僵了僵,抬胳膊撐住案面——皇帝覺得更累了。
劉啟皇帝明白陶青丞相的意思,
現在撕破臉,匈奴那裡甚至不用大舉用兵,只要派幾支小規模游擊隊流竄入境,往各處莊稼地裡點上幾把火,就足以給大漢造成巨大的損失!更別說接下來必然發生的搶劫城鎮,殺掠人口了。
這其實也是幾代大漢皇帝面臨的困境——戰端好開;戰局,卻麻煩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