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止三十萬之數。
不過大約數字出來了。河東那邊不管,僅是河北就擊殺了十六萬多遼軍,其中各州縣駐兵、衙役與鄉兵、廂兵就斬殺了近四萬遼軍。
還有六萬多降俘。
這個數字還要放大,畢竟大搜捕才剛剛開始。
老百姓可不管的。捉住了就用棍棒活活打死了,然而官兵不能那麼做。
因此做了進一步甄別,有的屠殺了百姓。有的沒有屠殺百姓,或者有的屠殺了百姓。然而沒有問出來。問出來的,送到礦坑裡進行勞動改造了。實際在路上宋九就提出一個建議。
宋朝礦業在擴大了,除了少數多外國擄來的奴隸外,多是真正的百姓在從事這一危險職業。對於罪犯,還是以前的宋律,一是笞杖,二是流配,三就是死刑。
正是因為這種制度,有的人死不足惜,流配又嫌太輕了,說不定一個大赦下來,又放出來害人,因此也被判成死刑。或者大多數因為趙恆量刑寬鬆化,僅是流配,這種制度依然不完善。因此宋朝建議,對一些屢教不改的慣犯,以及一些情形惡劣又不足判處死刑的罪犯實行三到十年勞動改造制度,送去官辦礦坊挖礦改造,不得大赦,但若是表現好,可以減刑。並且改造過程中安全生活待遇與普通礦工等同,每月還發放一些薪酬,給他們自己花銷,或者寄給家人。若是礦監為非作歹,可以上訴。
包括此次入侵的遼兵,有的遼兵十分兇殘,然而若是投降了還要殺,對以後治理北方不是很有利,於是也執行這條制度。讓他們改造好了,放出來依然能全家團圓,也讓河北的百姓憤怨得到發洩。若是因塌陷而死亡者,國家也象對礦工那樣,發放一筆撫卹費用給其家屬。
宋九的提議得到大家同意。這種用犯人挖礦制與唐朝的犯人挖礦制有著本質不同,它還是以仁慈為主,而且礦坑業壯大,每年因此會死許多百姓匠戶,其危險度甚至超過了出海的風險。
為什麼坐看良民死,不能看人犯死?
然後剩下的就打算往北方遣送了。
為什麼要這麼做?
一是拉攏。
釋放部分兵士回去,俺們宋朝仁義了。
二是宣傳。
這些人都被嚇破了膽,一旦回去會宣傳起來,會讓北方各部產生害怕而不敢應戰。
三是大義。
不要問為什麼那些人在挖礦,為什麼要屠殺平民百姓?也如同斥候潛入遼境宣傳那樣,宋朝皇帝愛護老百姓,是好皇帝。
“回家……”不知多少遼兵幾乎在熱淚滾滾而下,這個詞對他們來說,太震憾了。
“從這裡到易水還有一百來裡,若是走得快,明天上午就會到達拒馬河之北。過了拒馬河,讓他們帶上狼煙,點燃狼煙,你們看是不是如此。相信你們大約距離能目測出來吧。”
李繼隆說完,押著戰俘下去。
遼軍紮營所在,還有幾個小土丘,雖不高,但足以抬遠人類的視線距離。遼軍還在上面建了幾個小塔樓,觀看宋軍動靜,連土山上的樹木同樣也砍伐下來。做了柵欄。
果然第二天上午時分,易州方向傳出大團濃煙。
若走路是得要走一百多里。沿途有一些樹林,一些湖泊。不過拉成直線了,這裡離拒馬河也不過六七十里路,看人是看不到了,但看狼煙還是沒問題的。不然古代也不會花大錢去建烽火臺。
不可能因為這個,遼軍就會全軍投降。李繼隆也沒有刻意去勸降,大家拖著吧,馬上陛下就到達了。
而且蕭撻凜又造謠,說是幾千降俘實際早被宋軍屠殺,那烽火是宋軍燒的。
可是無論他怎麼說。軍心進一分離散。
此次南下,遼軍兵力多,宋朝提前為了減少百姓傷害,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