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少數經濟寡頭,沒有人能夠在這場屍骸遍地的經濟蕭條中獨善其身。
實力雄厚的天宇集團和興華社,那是相對於中國本身而言。與那些在歐洲深深植根並且發展數百年的猶太金融財閥,在經濟實力上相差太過懸殊。
正因為如此,華聯也是這場經濟危機的受害者。
對比於內部疲乏的經濟氛圍和購買力低下的消費團體,無論是哪個生產廠家,他們的主要客戶都在國外。
尤其是英國、美國和法國這三大市場,那裡的民眾消化了華聯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產品。如果遭遇經濟危機,以目前華聯自己的社會情況,根本就沒有擴大內需的時間。
盲目的給予工人高工資,這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因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還並不處於工業生產狀態。培養一個合格的技術工人,需要完善許多東西,其中長時間的義務教育就是最為關鍵的一環。
任何資本家,都不可能在這些工人創造高昂的價值之前,就事先給予經濟利益。
而失去了外部的市場需求,資本家不斷擴大生產隊伍的熱情,只會不斷降低。就算是華聯拿出自己的經濟儲備派發給民眾,也只不過是飲鴆止渴,如此舉動只會助長好吃懶做的脾性。
因此,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浪潮衝擊,華聯的商界必須抱團,加強自身的抗打擊能力。想要安然度過這次充滿著死寂與恐懼的危機,所有人都必須使出渾身解數,進行未雨綢繆。
會議上,鍾泱也出席期間,選擇了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靜觀著事情的進展。會場佈置寬敞,中央講臺居於核心,觀眾席呈扇形階梯狀向上爬升。
獨特的擴音裝置,讓古月軍略顯輕柔的低沉男聲能迅速傳播到會場的每一處角落。這裡足以容納三千人的會議大廳,如今只坐著不到六分之一的人。他們大多聚攏在前排,彼此間間隔緊湊,想來關係非常密切。
帶著冷漠的神情,注視著那個正在講臺上展露自己才華的身影,鍾泱也是感慨。這樣的思緒,不僅僅是為了古月軍的成長以及未來,更是看到了華聯工商業界的暗淡前景。
除了戰爭,已經別無出路
在整個西方世界,二十年代就已經存在著當時被人忽視或漠視的若干不利於經濟發展的趨向。
對於民生而言至關重要的農業發展,一直沒有從一戰之後的蕭條中完全恢復過來,農民在這個時期始終貧困。尤其是美國,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小農場主因為無力償還債務而失去了祖祖輩輩的產業。
此外,所謂工業部門工資水平較高,其中不少是假象。在這十年內,新機器的應用把大批技術性工作含量較低的工人排擠掉了。這是劉浩然走訪美國期間親眼所見的場景,對比於目前華聯的工人團體,其實性質一樣。
例如,在1920-1928年,西方世界的工業總產值幾乎增加了50,而工業工人人數卻沒有增多,交通運輸業職工實際上還有所減少。
回首細察,華聯其實情況更為嚴重,大批的工廠採用著由天宇集團提供的機器和工藝,擁有了地球上最為先進的工業化生產能力。這同樣意味著對普通工人的xuqiu1,降到了最低,甚至許多關鍵性的企業,根本就不需要沒有專業技能的普通工人。
而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農業生產,以及農信社的無息貸款和幫助,大批農業勞動力開始變得毫無必要。這就相當於增加了整個社會的失業人口,拉大了貧富差距,這對於治安和經濟,都是極大的威脅
在工資水平很低的服務行業,工人增加最多,其中毫無疑問也包括了許多因技術進步而失業的技術工人。因此那些表示工資略有提高的統計數字,看來沒有把真實情況反映出來。由於工農群眾是基本消費者,這兩類人遇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