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的時間了,彭佳,要在這10小時裡將歐陽局長的意圖打亂,實現民主投票的翻盤,把自已推上新聞部主任的位置,這一切有可能實現嗎?
第二章:重生之前
在2012年之前,全國地方廣電尚實行局臺合一,所以之前的電視臺作為廣電局下掛的一個單位,與廣電局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一般廣電局長都兼職電視臺臺長,因此,廣電局屬於事業單位,作為經市政府人事部門同意,公開招考進來的員工,都享有正式的國家編制,也就是俗稱的事業幹部。這些事業幹部,享有與一般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一樣的升職通道。
與此同時,廣電局還有一些編制外的人員,比如領年薪制的主持人、被稱為新聞民工的編外記者等。
2000年時,當時全國都在流行什麼記者型的主持人,彭佳由於外型知性大氣,被領導趕鴨子上架子,做了那檔節目的主持人。
當然,就象臺裡的閒人說的,一個破市臺做什麼時評,這檔節目大約堅持了一年多就以節目資源不足倒閉收場。
但在這一年多里,彭佳正好遇上了職稱評定的問題,由於當時她在主持節目,就糊里糊塗進入了播音員系列的職稱評定。
在評職稱的過程中,還趕上了第一次播音員主持人持證上崗資格考試,頗不容易地取得一紙《華夏國播音員主持人證》後,就不由自主地在這個職稱序列裡混了下去,自此離開了記者崗位。
在華夏國評過職稱的事業單位的幹部都知道,要在官僚作風極盛的人事等主管部門手裡透過相應的職稱評定是一件多麼繁瑣的事情,因為有了初級播音員的職稱,此前從來沒有評過任何職稱的彭佳,就一直混在了播音員的隊伍裡。
而隨著後面人事工資制度的改革,當事業單位的績效與職稱掛鉤在一起時,職稱顯得愈發重要,彭佳若想回頭重新評記者系列職稱,又得重新開始,不光有獲獎檔次的硬體卡著,還有年限的間隔更是一隻攔路虎,彭佳遂安心在播音員隊伍裡駐紮了下來,主持一檔夜間收視率極低的讀書節目。
2018年,彭佳已經40歲了,這個年齡,對於新聞工作這碗俗稱青春飯的行業來說,算是遲暮之年了。
40歲,如果對新聞記者來說是遲暮之年,對於一個非專業的主持人來說,幾乎是垂垂老矣,行將就木。
隨著臺裡近期年輕主持人的湧入,就邊一向淡定的彭佳也隱隱嗅到了崗位即將不保的氣息。
這種直覺在局辦公室主任遞給她的一紙黑白公文上成為現實。
公文曰:擬撤去彭佳同志《讀書》欄目主持人職位;由錢可兒同志接任《讀書》欄目主持人職位,錢可兒同志還兼任《讀書》欄目組組長。
彭佳對於自已被從這檔收視率極低的欄目撤去職務原本並無怨言,但新進的主持人___90後的錢可兒不僅接替了她的欄目,還多出了個欄目組組長的名堂,這才刺傷了她的自尊心。
這檔《讀書》欄目,是針對文學愛好者等高階少數人群設立的,節目的發起人是原來的市委宣傳部長兼市作協主席王亞軍。王亞軍由於本身也是個文學愛好者,為了鞏固和發展文學陣營,於是指示市廣電局開闢了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欄目。
專業的主持人誰也不願意主持這樣既要有深厚文學功底、又沒有什麼收視率的欄目。在大家一番推託之後,最後,這個欄目的主持人就順理成章地落到了彭佳身上。
欄目的播出時間是在每週日晚的半夜12點,在電視臺屬於垃圾時間段,主要採訪全市、乃至全省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作家、文學愛好者,介紹經典書籍貫,提供新書資訊,同時也為一些有潛力的新作者提供面向讀者介紹自已作品的平臺。
由於節目以介紹純文學為主,在這個網路快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