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實惠取法。若真如此,為何父親要給三種情況讓我們思索呢!”
“父親其實是希望我們取大梨的,是吧,父親?”吳應麒沒有理會大哥,而是看向父親。
吳三桂一時語滯,實在是沒有辦法在長子面前支援次子的見解,雖然這個見解很合他的心意。他之所以出這取梨題讓兩個兒子參詳,不就是為了讓他們明白何時取大梨嗎。但現在看來,次子應麒卻是將自己所設統統推翻,一語直指其核心,那便是不管什麼情況,都先將大梨取了。這一點,可是深合如今這天下大道的。
“父親,二弟所言你沉得荒唐麼?”吳應熊真被弟弟的話氣到了,想從父親這裡得到支援。
“荒唐?或許吧。”
吳三桂有些失神,視線轉向長子臉上,淡淡道:“應熊,你想明白了麼?”
吳應熊搖頭道:“兒子愚鈍,想不清其中道理。”
吳三桂也搖了搖頭,對他道:“不是你愚鈍,而是這些道理有些特殊,非書本之中可以學到的。。。。為父要你在世俗之人當中時,要徑取大梨,是因為世俗之人,往往圖一時之實惠者較多,而顧及其他者較少。你若置身於世俗之人當中,不能專取大梨,沒有得到實惠事小,連存活的機會恐怕都沒有了。”
吳應熊奇道:“活著的機會都沒有?”
吳三桂點點頭,道:“正是。在世俗之人中,一切教化都屬附庸,唯生存才是根本。你若不懂此理,別說取不到大梨,連小梨你也無法得到!久而久之,你自問還能存活在這世上麼?”
“若依父親所言,兒子直取大梨,那兒子豈不是有辱斯文?”
“斯文能當飯吃嗎?”吳三桂笑了起來,“是活著事大,還是斯文事大?你可知這世上有吃不起飯還要裝斯文的人?”
“那父親為何讓兒子處於眾聖賢之士當中時,要專取小梨呢?”
“聖賢之士往往多虛偽狡詐之輩,他們心中明明有著得到實惠的**,卻唯恐被人議論而不敢表現出來。因此,你若禮讓,在最後取梨,既能得到聖賢之名聲,又能得大梨之實惠,何樂而不為?而你若專門先取大梨,雖可得此實惠,必能引起聖賢之士的公憤。換言之,那些聖賢之士的唾沫星子會將你淹死。”
“既然是聖賢之士,怎麼會因為取梨小事而對人生怨呢?”
“我兒有所不知!古往今來,尚沒有聖賢之士能脫離人間煙火。也就是說,聖賢雖為聖賢,但畢竟是人,是人就得有**。聖賢之士圖聖賢也是一種**。聖賢之士之所以能得聖賢之名,是因為他們的此**已壓過彼**。但是,僅僅是被壓著而已,而非消滅,所以,聖賢之人的食慾卻仍然存在的。而眾人推崇他們為聖賢,是因為他們善於掩飾自己的食慾。
因此,如果你處於聖賢之士當中時,你最後取梨,必然既得大梨之實惠,又能得聖賢之大名。反之,如果你專先取大梨,聖賢之士必然不屑與你為伍,覺得與你為伍會有損其聖賢之名的。這麼一來,你必成世俗之人,而世俗之人,自古以來,少有成大器者。如你執意要置身聖賢之中,那聖賢之士必能以唾液淹死你!”
“若聖賢之士都以有損聖賢之名而最後取梨怎麼辦?”
吳三桂沒有想到兒子有此一問,他思索一會,便說:“那時你須看準筐中大梨,然後閉目伸手而取之。”
“這是為何?”
“因為在眾人看來,你雖有取大梨之實,卻非有心而取之也。你的聖賢之名不會因此而受損傷。我們為官者便常常以此法得其實惠又保其廉名。”
“那父親為何要兒子在第三種情況先聖賢之士取之,而不等聖賢之士取後再取之呢?”
長子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讓吳三桂也有些頭疼,但還是耐著性子為他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