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唐謙。
但戰爭沒有如果,有時候就是這樣,狹路相逢勇者勝。
臧旻身上還插著羽箭,一瘸一拐的來到唐謙身旁:“旻替太原百姓,謝過將軍。”
“為國殺賊,分內之事。”
扶著臧旻,二人並肩進入城中。
請神容易送神難,打掃戰場,安撫百姓之後,唐謙決定,留下來不走了,將平北將軍府設在晉陽。
晉陽作為幷州治所,是幽並二州少有的大城,這裡可比寧縣、馬邑可好多了,甚至比中山的盧奴也強上一截。
臧旻倒是也沒有太過反對,他已經很老了,精力不濟,而且大漢現在落入董卓手上,與其讓他派別人來,興許還不如唐謙呢。
唐謙領兵,解了晉陽之圍,這也是實實在在的,當地不論士族還是普通百姓對他也沒有牴觸。
安頓下後,唐謙親自寫了一道招賢令: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吾本布衣,起於微末,見英雄之輩,困頓於江湖,龍困淺灘、虎落平陽,有力無處使,有志不得舒,令人唏噓。
今蒙帝恩,坐鎮北疆,願為伯樂,使千里馬不死於槽櫪之間。
凡有才之士,不論漢、胡、蠻、越,不論世家寒門、布衣黔首,只唯才是舉,量才而用。
唐謙的得意佳作,尚未釋出,臧旻就第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這招賢令可謂是打破了大漢四百年用人制度。
在大漢,想要做官,無非兩個途徑:舉孝廉和舉茂才。
無論的孝廉還是茂才,必須要一個前提:品德,最主要就是孝,孝廉嘛。
於是就不斷卷出新花樣,二十四孝多出自漢晉,不是沒理由的。
臧旻痛心疾首道:“將軍此舉,讓無德之人進入廟堂之上,非社稷之福啊。”
唐謙搖頭道:“太守錯了,我用人,用的是才,而非其德,高祖之德如何?陳平之德如何?”
臧旻勃然變色,齊聲道:“將軍慎言。”
劉秀中興漢室,兩漢一脈相承,劉邦在後漢的地位也是不低的,也就是唐謙了,作為穿越者,對劉邦,對皇帝都沒有什麼敬畏之心。
臧旻看向田豐,希望田豐能站在自己這邊,卻見田豐盯著招賢令,目中無神,已經走神了。
田豐比臧旻看到了更多的東西,首先是看到了唐謙的魄力,但並非有魄力就一定能成功,田豐還需要權衡一番,此舉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