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便是冒著全面開戰的危險,慶後也是下定決心要奪得安西郡。
只不過慶後形勢素來不會輕舉妄動,如今她手掌慶國大全,慶國的利益也就等於是她的利益,關乎慶國根本利益的軍國大事,她倒不敢草率,一面命令前線的袁慕與林誠飛兩支軍團進行休整和重新整編,派出數名後黨高官前去監督,另一方面則是連續召集心腹大臣商議對策。
雖說慶國官員之中多是腐化不堪之輩,但慶後卻還是提拔了不少才幹出眾的官員,這些人在危難時刻,倒也能夠出謀劃策。
要與燕國發動戰爭,首先要解決的,自然就是糧草物資方面的問題,如果後勤不能準備充足,這場仗根本不能開戰。
只有先解決了後勤,才能進行軍事部署。
而慶後這些心腹官員所探討的,便是如何解決後勤方面的問題。
錢、糧、運輸、人力、武器、鎧甲……這些都涵蓋在後勤之內,真要與燕國開戰,這些都必須要準備充分,但是如今以慶國的實力,想要準備大量的後勤物資,定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慶國朝廷多年來橫徵暴斂,朝廷從上到下的官員固然貪墨成風,搜刮民脂民膏,便是軍方三大軍團每年所需要的軍費也是天文數字,這些銀子都要從百姓的身上擠出來,除了人為盤剝,這些年慶國也是連遇天災,百姓已經是怨聲載道,國內也時起民變。
為了應對魏國的東犯,慶國朝廷已經大肆徵收賦稅,進行軍備,已經讓百姓們遭受了沉重的壓力,如今若是為了與東燕開戰繼續向百姓加徵賦稅,已是處於水深火熱的慶國百姓必然是雪上加霜,到時候沒有活路可走的百姓必然鋌而走險,民變會迅速蔓延。
慶後在幾名頭腦十分清醒的官員分析下,卻也明白如果連續加收賦稅,那麼自己屁股下還沒坐穩的這座江山只怕很快就會陷入巨大的動盪之中,那當然不是慶後想看到的局面。
她更為擔心的,卻是燕國休整站穩之後,會率先對慶國發起攻擊,而且這種可能性時刻存在著,佔據京都城的燕軍隨時都有可能會軍北上,甚至於鎮守燕國北部邊疆的留守西北軍也會北進攻打,而慶後手中卻沒有足夠的後勤物資給予前線將士予以保證,如果一支軍隊失去後方的支援,失敗的結果那也就是顯而易見了。
正當這位慶國權後與她的大臣們商議如何爭取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後勤問題之時,韓漠重奪燕軍軍權的訊息傳了過來,這讓慶後欣喜萬分。
韓漠是從韓滄的手中奪權,這已經表明韓家內部開始出現嚴重的分裂。
慶後對燕國當前的形勢卻是十分了解,韓氏一族已經掌握了燕國的軍政之權,如果這個家族團結一致,那是令人感到恐懼的事情,可是如今掌握政權的韓玄道和掌握軍權的韓漠出現了嚴重的分裂,這就預示著燕國內部即將出現一場極大的風暴。
慶後能夠感覺到這場風暴給燕國必將帶去巨大的震盪,而且這次震盪過後,燕國的國力必將出現嚴重的削弱,陷入動盪中的燕國必將無力對慶國用兵,甚至於燕軍計程車氣將遭受極其沉重的打擊,這對慶國來說將士天大的好訊息,慶國不但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而且在燕國國內動盪士氣不振的情況下,大有機會擊破燕軍多的安西郡。
雖說因為後勤的原因不能對燕國進行全面的戰爭,但是同樣在燕國無力對慶國發動全面戰爭之際,奪下安西郡對慶國的戰略實施將起到至關重大的作用。
兩國終有一戰,在燕國動盪恢復之前,慶國便要趁著燕國動亂之際儘可能地進行大規模的戰略準備,換句話說,慶國當前在與燕國的實力對比中處於下風,但是因為燕國風暴將至,卻很有可能就此扭轉這樣的形勢。
慶後正是看到這一點,心中自然是歡喜無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