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知識青年的“講用會”。獨臂北京知青馮啟泰也參加了此會(在幫一位蒙古族老大娘搬家時,馬車翻了壓斷一條胳膊,因治療延誤,回北京做了截肢。傷好後,拒絕了有關部門讓他回北京工作的安排,重返草原,克服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難)。杜恆昌聽完馮的事蹟,立即扔了自己原來的講稿,上臺只講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表示一定要向馮啟泰學習。回牧場傳達大會經驗時,場領導要杜恆昌按最初的講稿介紹一下自己的事蹟,不要總講別人,可他還是隻講馮啟泰怎麼怎麼不簡單——因為他自己胳膊殘了,最知道少一條胳膊有多麼不方便。比如,這蒙古腰帶就很難系。
他為人厚道。對別的好人好事,發自肺腑地敬服,毫無嫉妒心。他能受到重用是靠自己的苦幹和磊落的人品,不是靠打壓別人,踩著別人往上走。
1970年秋,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接管了寶日格斯泰牧場,杜恆昌和他的戰友們聽到這個訊息,激動得幾天幾夜沒睡好覺。老知青們成為各連隊的骨幹。杜恆昌被分到了四連擔任副指導員。
在茫茫的草原深處,杜恆昌率領一批戰友擔負起了建設四連連部的前期準備任務——打井。入冬的草原,地凍得像鋼筋水泥,杜恆昌右手殘疾,還硬掄大鎬。冰天雪地之中,他頭上冒著騰騰熱氣,不一會兒絨衣就溼透了。因用力過猛,他那隻殘臂常常不由自主地痙攣,錯接部位紅腫起來,可老杜在大夥面前若無其事。只有晚上當同志們都已酣睡後,他才默默地用左手揉搓右臂。
由於剛剛建點,加以大雪堵路,交通中斷。有一段時間他們的糧食供應有點接不上。再加上戰士們都是強壯小夥兒,幹一天重活,吃飯狼吞虎嚥,炊事員又沒經驗,做的飯菜常常不夠。吃飯時,杜恆昌從來都讓別人先盛先吃,等別人都吃上了,自己再吃。如果飯不夠,就不聲不響地溜走。有時,炊事員要再給他做一點時,他總說:“算了算了,我飯量小,已經飽了。”有時候見菜少,他就自己找來兩個辣椒,裡面放點鹽,放在火上烤熱,就著吃飯。別人過意不去,要給他碗裡盛點菜,他不讓,說:“我就愛吃鹹辣椒。”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杜恆昌 把生命獻給大草原(13)
飢腸轆轆的時候,還能把食物讓給別人,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老杜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絕不跟別人搶食,能捨己利人。
杜恆昌和他的戰友們用大鎬一下一下終於打出了四眼水井,他們在茫茫草原上站住腳了!到了春回大地時,他們在這裡迎來了一批批新戰士。
杜恆昌雖是副指導員,平時卻很少呆在連部。吃的飯跟大家一樣,並自己到伙房打飯;住宿與木匠住在一起;每天都下去跟兵團戰士一起勞動。儘管連裡給他配備了馬,到40裡外的團部開會,還常常步行,練他的“鐵腳板”。
你要在連部找他,有個規律:什麼活兒最重,什麼活兒最苦,他肯定在什麼地方。
老杜對戰士,不罵不訓,溫和體諒。他看見錫林浩特兵團戰士賴玉琴冬天幹活沒戴手套,就把自己保護右臂的皮袖套拿下來,送給了賴玉琴。呼市兵團戰士張實毅跟領導頂撞過,牛連長憋著要整他。杜恆昌特地找張實毅談心,勸張有意見可以提,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免得自己吃虧。張實毅能感覺出杜恆昌對自己的同情——他心裡向著兵團戰士。
杜恆昌對弱者、卑微的人從不歧視。四連有個老頭兒,姓岳,種菜的,是個盲流,因抽過大煙,名聲不好。一些兵團戰士瞧不起他,經常戲耍欺侮他,而老杜對嶽大爺總是彬彬有禮。
連隊團支部歸杜恆昌管,在確定首批發展團員名單的支部大會上,有人對王玉芬提出異議,說她出身資本家。杜恆昌據理反駁:“總理說了,出身不能選擇,道路卻能選擇,我們不能唯成分論。”在他的支援下,出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