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力降低了不少。直到曹操死後,曹丕廢漢帝立國,司馬懿卻是平步青雲,取得曹魏的信任,故此關東世家就選擇了司馬懿成為新的代言人,以推翻曹魏的統治。
最後司馬懿是成功了,關東門閥世家取得勝利,然而門閥世家的腐化生活卻是使得華夏將華夏推向黑暗的時代,並且不得翻身。司馬炎分封司馬家的人其實也是為了限制各地世家的勢力,可惜僅是徒勞,最後落得個八王之亂的下場,永嘉南渡,漢人僅能勉強保住半壁江山,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理清其中脈絡就知道,其實司馬懿這個人固然有其厲害的地方,但若是沒有門閥世家的支援,司馬家要奪曹魏江山亦未必能那麼輕易。故此所有事情之根本其實在於世家,要真正改變這個時代,就必須將世家剷除。
以武力摧毀無疑是下下之策,世家一旦反撲必然是兩敗俱傷。但就算真正能將世家悉數滅掉,那誰來主導社會的發展,靠武人嗎?那是將整個國家推向更深的深淵,歷史上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就是最好的例證。
故此想要真正統領一個國家,走向一個嶄新的時代,就必須重新建立一種全新的制度去取代原來舊有的制度,而這個制度的跳躍性亦不可能很大,必須要適應這個時代。門閥世家在這個時代是遭到來自寒門很大的打擊,歷史上門閥世家頂住了這次打擊,沒有被消滅而芶且殘存了數百年,但顯然這條路是錯誤的。
而張繡大力在治內發展學府、學宮,以及花大價錢刊印書籍放在長安城內重新建起的東觀、蘭臺兩座藏書樓裡面以供外借,都是為了幫科舉制打下基礎。能給予門閥世家致命一擊的,就是科舉制,只有這樣才能引領這個時代走上正確的道路。
給予門閥世家致命一擊的種子佈下了,但制度上還未健全,張繡先改地方政制,使得文武分治,諸侯割據產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而以後還會逐步對朝廷政制進行一步一步的改革,反正張繡還很年輕,他有的是時間,況且改革這些東西不可能一蹴而就,進行得越急,越激烈的改革反而越容易失敗,因為這會導致下層百姓受苦更多,反對的人因此亦更多,張繡不想犯這種錯誤。
扯遠了,張繡抬起頭來,見到眾人皆望著他,不敢說半句話,怕打擾張繡的思考品二見得微微笑,問賈詡道!“女和以為,若是本將出尹刑舊,當如何對付司馬勉”
賈詡想了一陣,答道:“詡有兩個中策和一個下策供主公選擇。”
張繡心中一樂,知道這些文人喜歡弄這些道道,不過他從來都是聽說有上中下三策,何曾聽過有兩個中策,一個下策這樣的選擇,於是疑惑地問道:“文和且先說下策。”
賈詡點了點頭,有些淡然地說道:“詡之下策乃是攻入河內之後,將司馬家上下不分男女老幼,悉數殺盡,以除後患。”
賈詡網說完,廳中眾人紛紛倒吸了一口氣,賈詡張口就說滅人滿門。而且語氣淡然至極,就算趙雲、黃忠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聽得,亦不由得皺了皺眉頭。沙場決戰乃是兩軍交兵,上得戰場就要有戰死的準備,但還不真於滅人滿門。
眾人的反應都看在張繡眼中,趙雲、黃忠、太史慈這些心慈之人都皺了一下眉頭,文臣那邊鍾繇、法正和楊阜、陳宮亦如此。倒是成公英嘴角含笑,甘寧這個大水匪和馬超這個在西域涼州殺了不少外族的白馬將軍卻是眼露興奮,龐德一面司空見慣的神情,只有高順面無表情,彷彿一切與他無關一樣。
張繡倒是沒有立即表態,而是接著問道:“那文和接著說那兩個中策。”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第一個中策就是,將河內司馬家上下全部遷來長安,以為監視,主公又可取司馬家中傑出之人為己用。但司馬家與關東各大世家都有交情,其中關係錯綜複雜,難保司馬家不會成為內應,畢竟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