箇中年婦女在對這八名少女做手語讓她們離開,此時劉愈才知道原來這八名少女是聾啞人,怪不得能在一起發揮出如此的默契性。
中苗人旗開得勝,其他四方人都感覺到壓力,因為中苗自己還有一局,他們就等於有兩分在手。如果不能在其他三場比試中全部狙擊中苗,那中苗很可能以三分的絕對優勢來獲取大理老的位子,而其他各方也撈不到任何的好處。
此時,第二個提出比試專案的很重要。就在各方沉默沒人願意當出頭鳥時,北苗的人走上前,率先把他們的比試推了出來。
“搶花炮!”
比賽專案一宣佈,下面又是一片驚呼。因為這又不是苗人所擅長的專案,也就是說,今天北苗和南苗都沒有提出苗人所擅長的比試專案,而是“投機取巧”。
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北苗和南苗所擅長的,中苗也必定擅長,這種沒把握勝的事他們不會去做。
但相比於南苗的狡詐,以技巧性很強的跳竹竿來比試,北苗的比試專案則顯得很沒技巧性,更多的是比試團隊協調性。
其實搶花炮,說到底,跟橄欖球差不多,不但要能拿到球,還要護住球,透過傳遞和團隊協作,把球送到特定的地方才算贏。而在比試中,各方各出十個人,完全是一場亂戰,很難說誰會更有優勢。(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一章 送上門的勝利
搶花炮一片混戰,誰能笑到最後不好說,但至少是各家都有機會。因為搶花炮場面過大,而過程又可能會維持幾個時辰,因而第一天的比試暫告結束,其他的比試會延後到第二天上午,如此各家的人也能回去早些籌備。
一行人往苗族大寨外面的駐地返回,路上也有不少參加完蘆笙節的苗族百姓,一路上這些苗族人載歌載舞的好不熱鬧,這種氛圍很容易感染旁人。
劉愈已經基本準備以他計程車兵來出戰第二天的搶花炮,他自己也準備親自上陣,這是獲勝的好機會。可回到駐地,等佤族和安族的人過來後,他們的意見又有不同。
人都是有自大心理的,佤族和安族都覺得自己族裡的勇士更加出色,不會比劉愈身後的越族人差,因而在決定他們民族命運和利益的大事上,他們不肯讓步。
討論沒有結果,自己人倒好像要打起來,趁著雙方要冷靜一下時,禾盧過來問劉愈道:“付當家,你覺得當如何處置?”
劉愈當然是感覺自己計程車兵更加出色,可此時佤族和安族的人不會妥協,為了陣營的和睦,劉愈準備接受佤族和安族的意見,讓他們族裡各自出三個人來參加明日的比試。如此一來,佤族和安族的人總算是沒意見。
搶花炮,等花炮發出,所有人都可以去搶花炮,搶到之後誰把花炮送上遠在二里之外的高臺誰就獲勝。搶花炮就好像搶花球一樣,比的是團隊的協作,到了真正比試時。越族聯盟這面不默契的弊端便顯現出。劉愈跟手底下的三個士兵有點孤掌難鳴的意思。跟那些人說話又聽不懂。劉愈提前安排的戰術根本不能奏效。
再者,劉愈也低估了搶花炮的難度,這些畢竟是少數民族所擅長的比試專案,他們的孩子從小就玩這些,因而在“技術”上更加嫻熟,很不出意外的,這場比試劉愈一方依然是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最後把花炮送上高臺的是南苗的選手。
一比一。這場比試結束之後,兩大奪魁陣營,中苗和南苗不分伯仲。
雖然看似兩邊平分秋色,但明眼人也知道中苗略佔上風,畢竟中苗自己的比試專案還沒推出,在主場比試方面,他們還是要佔優勢。
兩場比試下來,北苗、越族聯盟以及白族方面一分未得,幾方的代表有些士氣低落。而比試完搶花炮已經到了中午,要先開飯。到下午才進行下面的專案,劉愈也趁機把自己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