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腳的話,孫可望十有**是不會同意的。
姚志卓的侃侃而談,孫可望原本還是頗為讚許的,但是當聽到此事也有陳文參與之後,心中總有些不太自然。
陳文這個人從宣詔使者回來後孫可望就頗為反感,挖牆腳是一回事,這說明陳文這個侯爵對孫可望這個秦王並不是很看在眼裡,敬意也僅僅只是保持表面上而已。原本上還以為只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傢伙,結果就在姚志卓抵達貴陽之時,孫可望接到了一份關於東南清軍抽調機動兵力進行的“四省會剿”失敗的報告,其中尤其明顯的說明了陳文大敗漢軍八旗集團,斬殺漢軍八旗元老級眾將石廷柱的事實。
雖然只是漢軍八旗,比不得西南明軍兩蹶名王的輝煌戰果,但是兩蹶名王的可是李定國,而不是他孫可望,李定國現在已經跟他鬧掰了,這個陳文現在僅僅是一個侯爵,地不過三府,兵不過數萬就敢挖秦王府的牆角,日後弄不好又是一個李定國。
正因為這件事情,孫可望才刻意延緩了對姚志卓的召見,但是當切切實實的從姚志卓的口中確定了陳文會進攻江西,以便西南明軍東下的計劃後,他卻突然對這個計劃產生了一絲懷疑。(未完待續。。)
第五章 暗潮湧動
如此大事,斷不可能一次就商定下來,姚志卓等人返回驛館之後,孫可望便與幾個親信開始了商議。
這件事情乃是戰略,吏部尚書範、戶部尚書馬兆羲、兵部尚書萬年策、禮部尚書任撰皆有與會。但是這事情和吏部的關係不大,範便沒有急著開口,倒是馬兆羲早於萬年策之前先行發言。
“國主,微臣以為,錢牧齋之楸枰三局確有可取之處,若是真的能夠橫貫長江,以著殘破的北方,韃子想要養活大軍殊為不易,那一句觀其自敗倒也並非妄言。如若以東南之財貨以養西南之大軍,百萬之眾輕易可得,確實遠比僅憑著雲貴兩省來得輕易。”
東南富庶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北方殘破孫可望也是親見,或者說這裡面也有他們的功勞,雲貴兩省原本就不是富庶之地,孫可望以此養活了二十幾萬的大軍實屬不易,首先在財政上面孫可望就已經對此有所認同。
馬兆羲得了頭彩,範緊接著又提到了一些關於東南人才濟濟的話題,而後才輪到下手的萬年策。
“國主,微臣看來,這楸枰三局的關鍵還是在於大軍能否佔據湖廣,奪下了湖廣,順流而下並非難事。現如今,江西、浙江和南直隸的韃子都將目光鎖定於安遠侯陳文的身上,於長江之上防範必然不高。況且,即便是韃子重兵雲集於長江,以臣之見也絕非能擋大軍之一擊。”
西南明軍的戰鬥力強悍,這是公認的事實,孫可望雖然慘敗於八旗軍之手,但是卻並沒有因此而低估軍隊的戰鬥力。萬年策所言直指軍事,孫可望權衡了這方面的利弊後也是大為贊同。
見孫可望點了點頭,任撰便開口言及奪取南京的政治意義,他們都是孫可望的親信,對於孫可望謀朝篡位的心理很是瞭解,但也正是因為他們是孫可望的親信,所以對孫可望能夠統一天下的渴望自然也更大,最簡單的道理,一個割據數省的叛王的幕僚還是一個君臨天下的開國之主的重臣,孰輕孰重,自可知也。
比起貴陽的秦王府,甚至比起長江以南的任何一座城市,南京在政治意義上都要遠過之。不僅僅是什麼六朝古都那麼簡單,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龍興之地,自古以南討北也只有朱元璋是真正完全成功了的。只要拿下南京,孫可望就等於是拿下了大半個天下,這使得他們無不竭盡全力的勸說孫可望同意那個“楸枰三局”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