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進兵的打算。
李靖的報捷塘報送回大興後,一度為西線告急而擔憂的大興官場難免一片歡呼雀躍,也無不驚訝於李靖的破敵速度之快,倒是目前已經在大興做了土皇帝的陳喪良不以為然,還很平靜的說道:“理所當然的事。”
第389章 陰魂不散
李建成和李二兄弟主動放棄大興北走,雖然是被迫,卻也是相當正確的決定,最起碼是保住了一部分軍隊,讓他們在北上途中多少還有一些還手之力和補充糧草的力量,北走期間先後把華原、同官和內部三縣的糧庫洗劫一空,獲得了路途所需的糧食,帶不走的也打著義師旗號全部散發給了三縣百姓,讓隨後追擊的隋軍屈突通部反倒飽受缺糧之苦,嚴重影響了追擊速度。
李靖在扶風郡大破薛仁果的時候,急匆匆如驚弓之鳥的李家兄弟也帶著殘兵敗將一路撤退到了壺口,對李家叛軍來說還好,黃河對面的現任文城太守鄭曾是前任太守鄭元壽的兒子,鄭元壽已經被陳喪良用火炮轟死,鄭曾和陳喪良也算是有殺父之仇,同時鄭曾還是李建成正妻鄭觀音的堂兄,與李建成有親戚關係且關係素來良好,毫不猶豫的組織了文城叛軍接應李家兄弟過河,顛沛流離多日的李家兄弟這才有了一個比較安全的落腳地,也憑藉著黃河天險,暫時攔住了屈突通的追兵。
大興城裡的十萬叛軍,最終能夠跟著李家兄弟逃過黃河的還不到兩萬人,且近半是傷兵,能留下這麼多殘兵敗將,還是因為李淵叛軍以晉中士兵居多的緣故,晉中級士兵為了返回家鄉不肯脫隊,堅持跟在李家兄弟身邊,不然的話,能有幾千人保著李家兄弟過河,李建成和李二就該高唱阿彌陀佛了。
叛軍文武官員也損失慘重,劉文靜、鄭元壽、王長諧、竇琮、李孝恭、李孝常、馬元規和許世緒等數十名文武官員,不是死在了大興戰場,就是倒在了逃亡路上,老李家在太原起兵時的得力干將折損大半。倒是陳喪良根本看不上的朱粲,十分幸運的跟著裴寂一路敗逃到了文城,還因為陳喪良絕不可能原諒他的緣故,獲得了李家兄弟的寬恕諒解,重新在李家叛軍中擔任了帶兵將領——不管怎麼說,朱粲也確實是一個帶兵能打的將才。
因為柴紹是首先出賣了大興宮城,停放在宮城內的李淵屍體李家兄弟沒能帶回來,雖說很清楚以陳喪良的虛偽性格故意侮辱李淵屍體自毀聲名的可能不大,但藉著這個由頭,住進了文城郡治吉昌城後,李建成和李二兄弟還是為此痛哭流涕了一番,傷心自責不孝沒能保全父親遺體,實際上卻是慶幸自己兄弟的死裡逃生,僥倖保命。餘下的叛軍將士也是無不放聲大哭,慶幸自己能夠活著回到河東家鄉。
越老越軟弱的屈突通給了李家兄弟喘息機會,本來在隆冬之際黃河封凍,就算沒有渡船也可以在冰厚處踏冰過河,但是發起一次強攻被文城叛軍這支生力軍擊退後,顧慮軍隊疲憊少糧的屈突通竟然主動停止了進攻,改為讓軍隊休整休息和收集糧草。筋疲力盡的李淵叛軍這才得以在文城放心休整,恢復力量和重新聚攏零散敗兵,同時還造成了一個意外情況——李密、翟讓聯軍攻破虎牢關和洛口倉的訊息突然傳到文城郡,原本打算盡數撤回太原老巢的李淵叛軍看到反攻曙光,生出了調整戰略的心思。
但反攻的希望也十分渺茫,即便加上文城叛軍,李家兄弟手裡也只有區區兩萬多士氣低落的敗軍之師,能夠守住黃河天險都已經難度不小,就算陳喪良率領東都隋軍回軍去救洛陽,李家兄弟能夠重新打回大興的希望也小得可憐,所以不管是李建成還是裴寂,也都是隻稍微盤算了一下,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只有李二不肯錯過這個渺茫希望,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後,李二私下裡找來了李神通、段志玄和唐憲等親近文武,與他們商量留駐晉南河東的計劃,想要向李建成和裴寂自告奮勇率領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