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吉祥喜慶”、“豐年求祥”、“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連年有餘”、“貴花祥鳥”等為主體。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範茗正爬上一個凳子站在窗前,旁邊小雪拿著兩張紅的喜慶的窗花為她扶著凳子。
“什麼樣式的窗花?”張太平走過去問道。
“龍鳳吉祥。”小雪將手裡面的窗花向上提了提說道。
“龍鳳成祥”永遠是民間藝術的主題,龍鳳造型優美,刻畫細緻、準確的表達了人們祈福求祥的心理。
張太平看著這兩張雕龍刻鳳的窗花,上面竟然系知道了可以將鳳羽和龍鱗體現出來。線條自然順暢毫無生澀感,佈局大方合理,再加上明暗刀法的運用,將“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體現得淋漓盡致。算得上是很不錯的剪紙了,想來應該是木紅魚的傑作。
範茗站在板凳上還是感覺不方便,見到張太平過來了便從凳子上面跳了下來說道:“大哥個子高,大哥來貼吧。”
張太平接過小雪手裡面的兩張窗花,兩張上面的內容一樣,都是龍飛鳳舞,不過龍和鳳所處的位置正好相反,貼在門兩邊的兩個窗子上正好形成對稱。
“弄些漿糊過來呀,沒有漿糊怎麼貼呢?”張太平說道。
範茗吐了吐舌頭說道:“啊,漿糊呀,還真忘了。”說完後就跑進了屋子。沒一會兒就叫喊著“來了來了。”又端著個小碗返了出來。
小雪從碗裡面聞到一股濃重的酸味,好奇地問道:“這個是什麼漿糊呀?怎麼這麼酸?”
“不知道了吧?孤陋寡聞了吧?”範茗帶著點得意地朝著小說說道,然後開始給她講解起來“這個呢是農村常用的漿糊,用麵粉和醋和成,農村裡面做鞋底、貼窗花、貼對聯的時候全用這個,黏性特別好而且幹了之後還不變色。”
小雪笑著說道:“還真是長了見識了。”她之前一直生活在大城市裡面,對於農村這些個小智慧當然不瞭解了。
貼完了兩張游龍戲鳳的窗花,範茗又從屋子裡面拿出來一大堆的剪紙,說道:“還有,還有。”
最上面是兩個大大的“福”字,而且還不只是簡單的福字,整體以“福”字為框架,在中間縷空的地方還雕刻著一些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看上去既喜慶又格外地美觀。福字頭朝下倒著,象徵著福從天降。
沒上還貼著舊年的福字,範茗將其接下來,張太平再將新福字貼上去。
王安石的絕句《元日》寫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不正說的是現在的情景嗎,新“福”換舊“福”。
換完了福字又是五張“鬚子”。所謂“鬚子”(前一個念四聲)便是新春之時在門欄上貼著的事物,和門框兩邊的對聯相互照應,也叫做“門須”,叫好比是門的鬍鬚一樣垂在門框的上方,在微微的風中還會微微飄蕩,很是美觀。
關於這個“鬚子”各地的說法不一致,有的是絲綢做成的吊墜型事物,可以隨身佩戴也可以掛在房間裡面。而關中一帶所說的“鬚子”就是貼在門框上面的剪紙。
總共五張,“闔家歡樂”四個字再加上一個福字。“闔家歡樂”四個字貼在兩邊而“福”字貼在中間正好將門框上方貼滿。寓示著“五福臨門”、“引福人堂、“天宮賜福”等美好的寓意。
今天才二十八,本來這個“鬚子”和對聯是在大年三十的那天早上一起貼的,現在既然已經將“鬚子”貼了,所幸將對聯也一併貼了。朝著範茗說道:“將對聯也取出來貼了吧。”
範茗自然是很樂意了,跑進去取出來早已經準備好的對聯,還有兩個合攏收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