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的那輛挖掘機也被封在了裡面,短時間內是別想拿出來了。做完這些,他們終於開始動手,對遺蹟進行發掘。
幾百人同時動手,再加上諸多的機械輔助,速度還是很快的,一個白天的時間,整個遺蹟之上的表層土壤就被全部掀了起來。接下來就到了遺蹟的主體,需要精耕細作,仔細發掘了。作為此次遺蹟發掘的特聘顧問,李翔也有幸現場見識了整個作業流程,他們使用小刷子,小鏟子這些原始工具,一層層的將遺蹟之上的土層清理掉。其間但凡有一點土壤之外的其它發現,都要停下來,做進一步的研究,確定物品的型別材質,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發掘和儲存方式,才會繼續動手。如此一來,即使有幾百人一起工作,遺蹟的發掘進度依舊慢如蝸牛。
此後的幾天,李翔都是上午在航天城,處理萬維科技相關的工作,下午進入考古大棚,進行文獻的翻譯工作。這處遠古遺蹟很可能是滄瀾星人的圖書館或傳承之地,其中出土了大批的金屬書籍,文學、科技、藝術、音樂無所不包。這些書籍的翻譯工作也是空前的繁重,只靠李翔一個人,每天火力全開,也只能翻譯個兩三本,這麼多的書籍沒有幾年時間別想全部翻譯完。好在耿懷遠也沒有過分壓榨李翔這個編外人員,和他商量過後,打電話叫來了十幾位翻譯專家和語言專家,共同參與到金屬書籍的翻譯工作之中。於是,李翔的工作從親力親為的翻譯書籍,變成了教授一眾專家滄瀾語,順便編寫一本滄瀾語和漢語的對照詞典。這些人不愧是專業人員,即使一把年紀了,學習起滄瀾文字來,依舊是速度飛快。只用了一週的時間他們就學會了滄瀾語的所有常用文字,輔助李翔編寫的對照詞典,已經可以完成金屬書籍的初步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