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而冥思苦想耗費心機。那種事司馬缸是絕對不會幹的他也不屑去幹不知是不是他神經比較粗大。除了剛在李查德丹田出現時自己有些疑惑後來他又問落羽仙尊落羽當時淡然一笑:既然忘記就過去了修行之人逍遙無為也!
司馬疑惑:“什麼是無為。”
落羽笑道:“無為並不是什麼是都不做如果那樣理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道德經》中有十二處提到無為。第三章稱‘為無為則無不治’無為是順應自然不妄為的意思。杜光庭稱:‘無為之理其大矣哉。無為者非謂引而不來推而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慾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由此可知我道家的無為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象行事。”
司馬缸雖然不是混冥門的人但他從李查德那裡看了很多混冥錄以及修真界其他門派的典籍。同時也知道了一些混冥門的‘內幕’混冥門修身同時又非常注重修心。一週三天時間修心。三天時間修身和修神剩下一天則由師父講課傳授無上大道。由此可見混冥門四十七代在修真界中皆是龍頭也不無道理。司馬缸所修的心就是來自從李查德那兒看的《老子想兒注》。
在《老子想爾注》中繼承了《道德經》的“無為”思想認為無為是“道性”不為惡事“有天下必無為守樸素合道意矣”而“無為”的狀態就如同嬰兒“嬰兒無為故合道。但不知自制知稍生故致老”“專精無為道德常不離之更反為嬰兒”。太平道的《太平經》則認為:“天地之性萬物各自有宜。當任其所長所能為。所不能為者而不可強也。”“無為”與“道”相連上古所以“無為而治”就因為“得道意得天心意”。人如果能夠“入無為之術身可有也;去本來末道之患也”。魏晉以後無為的思想成為道教社會觀和道士全身修仙的基礎。《雲笈七籙》卷九十《七部語要》中有一則稱:“執道德之要固存亡之機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於無為。定安危之始明去就之理是可全身、去危、離咎終不起殆也。”因此事主、事師以及全身都需要以無為作為指導無為就是“道德”的綱要。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認為“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批評“仲尼雖聖於世事而非能沉靜玄默自守無為者也”並稱老子曾訓誡孔子:“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同時葛洪還認為修仙之法也要“靜寂無為忘其形骸”。
不得不說的是《道德經》此書在道教中的地位不可謂之不高。乃萬經之王。各門各派無論修真功法有多厲害都要修那道德經修真界中每十年一次的論道大會除了探討神通法術丹道仙術之外最重要的莫過於論‘道’這個道正是對道德經的理解要知道德經太清境大赤天的聖人太清道德天尊留下的對天道的感悟。
道德天尊正是李耳。也就是俗世間的太上老君老子他屢世為王者之師。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商十八世王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託孕於玄妙玉女經八十一年於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紀傳說:周武王時老君仍為柱下史。號經成子授道周公乃遊西極太秦竺乾等國號古先生。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前漢文帝時老君降於陝河之濱號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漢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於琅琊曲陽授于吉《太平經》。後漢明帝元和二年老君下降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漢順帝漢安元年老君降於蜀山鶴鳴山授天師張道陵《正一盟盛》秘錄;再降賜《太清中經》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師三洞眾經及度九祖齋直之法。北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