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就有數萬人之多,被發現的一些僵硬屍體,德軍解剖之後大肆宣稱這些人肚子裡竟然塞滿了泥土,餓得不行的蘇聯人看來真是瘋了,而當斯大林得知這些訊息之時,何嘗不是痛心疾首。
苦,實在太過於辛苦,斯大林雖然沒有去列寧格勒看一看那片廢墟瓦礫之下的人民是如何的艱辛,在斷璧殘垣間堅持作戰的蘇軍是多麼的頑強,但他能夠想象得到,只能依靠少部分從拉多加湖運入物資維持的列寧格勒城內,絕對是一片悲涼,連子彈都沒法確保充足供應,人又能怎麼好好生活呢?斯大林不得不覺得,連一向硬骨頭的朱可夫都瘦了,瘦得只剩下那最後一絲絲堅持。;
“列寧格勒需要援助,我們不缺乏英勇頑強計程車兵,缺乏的是足夠的物資供給,槍支、彈藥、醫藥、食物、被服、火炮、炸藥、防毒面具等等,德軍不斷破壞著我們的飲用水來源,如果能有更多的漂白粉或者飲水淨化器就更好……”朱可夫一口氣說了很多很多,但總歸一起卻只有一個詞,那就是補給,朱可夫很難想象如果繼續讓飢餓蔓延在城市裡,如果繼續讓傷病活躍在人群中,朱可夫甚至覺得,德國陸軍北方集團軍群不用再繼續進攻,繼續保持對列寧格勒的三面包圍,並維持對拉多加湖上的蘇軍補給線的破壞力度,那麼城內現有的兩百餘萬蘇聯軍民遲早會有不戰而降的一天,因為飢餓就足以讓人喪失最基本的人xìng,更不用談什麼忠誠、信仰,填飽肚子維持生命,這是人類自誕生以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雖還會去忠於狗屁的斯大林。
“飛機、坦克、大炮、機槍、火箭炮等等,我們的軍工企業正不斷的生產,同時共和國也不斷的向我國輸入,我們已經擁有足夠的武器裝備,並且武裝出了足夠多的預備役兵力,而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忍耐,忍耐到德軍足夠囂張猖狂的向我們偉大的首都莫斯科發起進攻的時候,忍耐到蘇聯軍民都為保衛莫斯科而jī發出更高作戰熱情的時候,忍耐到足以一舉改變戰略頹勢的時候,總而言之,我們還需要時間,還需要忍耐!”斯大林不可置疑的向朱可夫吐lù秘密,蘇聯不缺乏人力,更不缺乏煽動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軍報國的人才,而且有了共和國這麼一個工業強國作為後盾,蘇聯足以組建出上百萬計的軍隊,而如今集結在莫斯科周圍的抵抗兵力並不多,更多的戰略預備力量都被斯大林放在了後方,他需要在更為關鍵的時候亮出自已的底牌,向囂張跋扈的希特勒發出致命一擊。
“所以……”“所以我讓你回來,就是為了領導我們最後的反擊力量,在關鍵之時,發動全線反擊!”斯大林說著,將抽屜裡的一份機密檔案拿了出來,直接扔給朱可夫後,任憑後者一臉呆滯樣子的坐在沙發上翻閱起來。
震驚,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字眼可以形容這份檔案對朱可夫所帶來的感覺。
戰爭爆發前,蘇聯紅軍的一個步兵師標準人數為18000人,下轄三個步兵團、兩個炮兵團以及一個獨立反坦克炮兵營,後來才陸續加入了偵查、通訊、汽車運輸、衛生等直屬營,而那時候的步兵軍也往往編入兩三個步兵師,再加入兩個軍屬炮兵團、一個高射炮兵營便算是完成了建制,不過後來隨著德國入侵蘇聯的形勢越發明朗,蘇聯緊急為一部分步兵軍補充了一個火箭炮兵團。
蘇軍的機械化軍建設得比較晚,而且還是蘇聯推翻覆闢的諾曼諾夫王朝之後,才從共和國引入了少部分的裝甲裝備打造自己的裝甲兵力,後來完成了五年工業計劃…,集中建設重工業和軍工企業,但卻遲遲沒能擁有自己系統化的武器裝備研發體系,而長期依靠從共和國進口武器裝備的局面,直到蘇德戰爭爆發後才得以改變,得到了共和國技術幫助的蘇聯能夠自行生產一些重型武器。
因而被斯大林寄予厚望的最後王牌,其重點組成自然就是裝甲兵力,如今的蘇聯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