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至少也有三五千吧?至於李元霸四明山之戰這樣一個打上百萬的離譜描寫,咱們就不提了。
要不然如何才能寫出猛將,總不能像小混混那樣,一個打三五個還行,十個八個就被揍趴下了,那還寫什麼小說?直接紀實好了!
還有種比較密集的評論,哪有這麼多兵?還是一句話,參考演義,曹操赤壁之戰八十三萬大軍,劉備伐東吳六十多萬,諸葛亮安居平五路,隨隨便便就有五十萬,羌王徹裡吉出兵十五萬。
這是小說,肯定要誇大的,你要是拿三國志之類的正史來要求,只能說抱歉,這不是那種型別。嗯,對於最近比較集中的三個問題就做這些回應了。)(未完待續。)
七百六十九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吼嗬!”
千軍萬馬之中冉閔爆發出一聲怒吼,手中一丈七的龍首虎尾雙刃矛向前平推出去,將迎面衝殺過來的數名鮮卑騎士從馬上推了下去。
身後的親兵提著朴刀跟在後面收割人頭,一刀下去,屍首兩處,鮮血像噴泉一般從腔子裡噴出。冉閔發現這個戰術非常高效,便週而復始的使用,不停的把迎面衝來的鮮卑騎士從馬上推下去,身後計程車兵亦步亦趨的跟在馬後收割人頭,如拾草芥。
鮮卑騎士自然不甘心被冉閔擊於馬下,只是冉閔的出手速度太快,力氣又大,根本反應不過來就被迎面橫掃過來的長矛擊中身體,而且就算反應了過來,在泰山壓頂的力氣之下也無力反抗,猶如下鍋的餃子一般,“撲騰、撲騰”的紛紛跌下馬來。
夜幕之下,火把閃爍,殺聲震天,顰鼓動地。
冉閔雖猛,卻只有一人,縱然他使出渾身力氣,引領著身後的百十名親兵,用了一頓飯的時間斬殺了三百餘騎,可謂收人頭如捲落葉,比起李元霸的收割效率來也不遑多讓。但一萬五千人馬中畢竟只有一個冉閔,以步兵對抗騎兵,劣勢巨大。
而且慕容恪選擇的伏擊地點地勢平坦,非常利於騎兵衝鋒。在衝破了公孫軍的拒馬方陣之後,騎兵的巨大優勢就展現了出來,一萬四五千鮮卑騎士縱馬衝撞,揮舞著手中的武器大肆殺伐,一時間,人頭亂滾。血肉橫飛。
鏖戰了將近一個時辰下來,公孫軍陣亡六千餘人。而鮮卑騎兵只死了兩千餘人,而且其中還有七百騎是冉閔帶著身後的親兵斬殺的。普通的公孫士兵需要付出五六條性命。才能兌換一名鮮卑騎兵的性命。
隨著戰局的持續,冉閔率領的步卒越來越危險,拼又拼不過,走又走不掉。若沒有盟軍增援,即便驍勇如冉閔,也是難逃全軍覆沒的局面,被慕容恪圍殺的一幕怕是將會再次重演。
上次被曹操的虎豹騎吊著打,慕容恪今天總算大展神威,長出一口胸中的惡氣。
而且慕容恪發現對方除了冉閔這員猛將之外。其他人的武藝都稀鬆平常,根本不像上次遭到曹兵伏擊那樣,夏魯奇、王彥章、單雄信等人都是以一當千的猛將,衝陣的時候能夠大幅提振軍心,鼓舞士氣。
慕容恪在亂軍中拍馬舞槊,左右衝突,一個時辰下來,至少手刃了百餘名漢軍。
恰好與單經迎面相遇,怒吼一聲“吃我一槊!”
催馬向前。戰無三合便將單經刺於馬下。
隨著督率中軍的單經中槊落馬,公孫軍更加混亂,雙方的傷亡比增大到七比一。又過了半個時辰,公孫軍又戰死了三千餘人。而刨掉冉閔斬殺的人頭不算,鮮卑騎兵陣亡的人數還不足四百人。
“慕容狗賊,來與我分個勝負!”冉閔看到慕容恪隔著十餘丈。便大聲怒吼,嚮慕容恪叫陣。
慕容恪卻充耳不聞。揮槊衝開一條去路,遠遠的避開了冉閔。並鼓動士卒上前圍殺然冉閔:“得冉閔人頭者,封骨都侯,賞黃金百兩,賜漢人女子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