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管家就建議她恢復往日的監工制度了,她卻一籌莫展。
她自己感受過那種被鞭撻著幹活的日子,實在不想婆子們再回到那樣的生活。
有了這本書,正好學一學,裡頭的經商門道,自己在這方面的經驗,實在太欠缺了。
徐韻見她埋頭翻書,看來是真的對經商很感興趣,又提議道:“若是喜歡,等你這本看完了,我再送你幾本”
清婉連連點頭,“那就太感謝了”
……
自從清婉得了那本《朱公的經商之道》後,這幾日,她便不怎麼出門,將自己關在房間裡,研究起生意經來。
本以為這類的書籍,會是以講大道理的條文為主,自己不一定能看懂。
誰知道徐韻送她的這本書,很適合初學者。
裡面多是以講故事的方式,最後才點出其中的弊端和道理,讓人很容易理解。
估計徐韻送她這本書,也是考慮過她沒任何經商基礎,像是為她量身定製般。
這樣看來,徐韻說教她經商之道,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己。
往後遇到什麼難題,也可以找她請教一二了。
書中有一個故事,讓她印象十分深刻。
大意是講,朱公年輕的時候,透過經商己經累積了一些財富。
在鬧饑荒的年代,他便發善心,搭了一個免費的粥棚,在寒冬臘月天氣,每年免費施粥一個月。
他樂善好施的行為,自然被百姓廣為傳頌,好的口碑也讓他的生意蒸蒸日上。
有一年冬天,莊稼大面積鬧蟲害,收上來的糧食不僅產量減少,質量也是大打折扣。
即便是減產了,他還是按照往年的習俗,免費施粥一個月。
誰知,就是這次免費的施粥,讓他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好口碑,崩毀殆盡。
因為今年的收上來的糧食質量不夠好,領粥的流民在喝到免費的粥時,有的嫌棄裡頭有壞穀粒,有的嫌棄顏色不好看。
有的甚至說喝了粥鬧肚子,要找朱公索賠醫藥費。
這樣鬧下來,朱公只得停了施粥的舉動,誰知這樣更是惹怒了那幫人。
在他們看來,以前每年冬天都不用幹活,等著喝免費的粥就行了,這突然間斷了供給,就是朱公不講誠信,這是要活活逼死人。
甚至有人理首氣壯的說,他每年賺那麼多銀子,就是要救濟窮人的,這些銀子本就是從他們身上賺的。
最後沒辦法,他只得花大價錢買了好米好糧來堅持施完這一個月的粥,並且提前宣佈,明年再也不開了。
最後朱公的點評,讓她受益頗深。
切莫平白施善心,無故介入別人的人生因果。
若有幫扶之心,也應該講究相對的等價交換,若他人缺錢,你可以提供,但需要他用勞力來交換。
他得錢,你獲勞力,兩人皆有可圖,來往方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