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爭奪中亞的長期鬥爭,錯綜複雜、驚心動魄。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查資料,不在此詳細介紹。簡言之,俄國的目的是在確保突厥斯坦的前提下南進尤其是夢寐以求的暖水不凍港,英國的目標則是在穩佔印度斯坦之外繼續北上。進而控制中亞。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華夏西部面臨的兩大分離主義運動即域獨西域和**西疆,都是這場大博弈的徐緒。
要了解大博齊,首先必須明確中亞的範圍。按最狹隘的定義,中亞包括五個前蘇聯共和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正式講,上述五名均需加以印度、伊朗語詞根字尾“斯坦”,義為“土地”這五國構成所謂俄屬突厥斯坦。
但是中亞的範圍並不限於舊突厥斯坦。西疆常常被別有用意地稱為東突厥斯坦,阿富汗斯坦自然也屬於中亞,在觀念上與中亞頗難區分的還有包括西域的所謂“亞洲腹地”山。與土庫曼隔裡海相望的亞塞拜然也牽涉在內。亞塞拜然在語言文化上與塔吉克之外的中亞四國關連,在宗教和民族上則與伊朗有密切關係。
從地理上看伊朗,東鄰什葉派少數的阿富汗,東北部是遜尼派的土庫曼族人口,北接裡海,西北部則集居伊朗最大的少數民族亞塞拜然族。在大博弈的棋盤上。阿富汗和亞塞拜然都躬逢其盛,伊朗自然也在劫難逃。
當前的新一**博弈,完全可說是老一**博弈在新國際戰略組合下的延續。美國在這一大博弈中有地緣政治和經濟兩大目的,兩者又密切相連。可以大致歸納如下。
在政治上,美國的目的和策略都是世界強權鬥爭中傳統的“離強合弱”其主要物件為俄羅斯、華夏和伊朗。對於俄羅斯,美國的目的是確保本區前蘇聯各共和國的“獨立”削弱俄國對它們的控制和影響。進一步蠶食俄羅斯在中亞、裡海和高加索的勢力。對於伊朗,美國企圖長期遏制其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並透過支援原蘇聯亞塞拜然共和國,威脅伊朗的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甚至最終肢解伊朗。
華夏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近十年來在經濟上突飛猛進,無疑是對美國獨佔世界霸主地位的最大挑戰。
而華夏的崛起,必然引起絲綢之路的復興,華夏必須發展和利用中亞的市場和自然資源。美國對此是以攻為守,以第一**博弈中應運而生的“域獨”和“**”兩大分離主義運動,直接威脅華夏的領土完整和西部的發展。
在經濟上,美國的目的更加明確,其中心便是前蘇聯裡海地區和各中亞共和國尚未開發的巨大石油蘊藏,亞塞拜然共和國早已以其石油儲藏著名於世。此外,哈薩克的石油儲量與英國、挪威北海油田不相上下。十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儲量佔世界第五位。總之,本區的石油總儲量估計至少在勁億桶以上。與已經長期開發的科威特油田總量相凹口甩姍旬書曬齊傘甘。追過阿拉斯加北坡和北海油田的總和。以蕭震的目前的戰略眼光來看,美國和西方對中東和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的控制,正日益受到伊斯蘭什葉派勢力崛起的巨大挑戰,迫使美國尋求更為長遠穩定的能源資源。
與此同時,根據當今美國總統自己的說法,美國正面臨短期和長期的能源危機。美國總統不僅食言而肥。違背自己保護生態環境的競選諾言,還冒天下大不韙,取消前政府對京都國際協議的承諾。因此不難理解某一美國戰略研究人士的結論。認為中亞和裡海地區的油氣資源“對引世紀西方地緣戰略和經濟利益生死攸關。”
在西太平洋,從白令海峽、朝鮮半島直到寶島海峽,美國的戰略是依靠日本,因此日本的二戰翻案運動愈演愈烈。而美國新中亞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利用北約盟國土耳其。其結果是蘇聯崩潰後在中亞“徘徊的幽靈”泛突厥主義。這是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