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越追問越細化越本質,過濾到最後剩下的,oK,就是使命感了。直接從掃乾淨地,到獲得客戶更高的信任度和如潮好評,這就形成了上下一致,協同一體。
每個小問題,夏瓊依都等上那麼幾秒,和底下的觀眾互動一下,然後再點問下一句。
她繼續下一個使命感小故事,邊講邊呈現。
在馨旅酒店的房間裡,有三個正在維修馬桶的師傅,被問到同一個問題——你們在幹什麼呢?
第一個師傅回答說:這不是人乾的活兒,隨叫隨到,不分白天黑夜,沒有周末節假日,想好好陪陪家人都不行,這活兒太辛苦了。
第二個師傅回答說:為了老婆孩子,我在努力工作養家餬口!
第三個人回答說:我在為顧客創造家的舒適和溫馨!
三個回答,有什麼區別呢?
夏瓊依把問題丟給臺下觀眾,他們接過話筒之後,回答得五花八門。
觀眾席不再有人發言了,夏瓊依總結,每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依據自己的生命狀態來理解的。
第一、第二個師傅的區別是,有,還是沒有責任、擔當、方向、目標的區別,是負和正的區別,有則眼裡有光,正則正能量滿滿。
第二、第三個師傅的區別是,小責任小擔當還是大目標大使命的區別。
很明顯,三個師傅,三種感覺,三種狀態,簡直就是1和10、100、1000甚至的區別。
那做人或做公司,應該選擇哪一種?
夏瓊依又把話語權交給了臺下之人,然後才娓娓道來,千萬別做第一種,毀人心情毀己前程。至少要做第二種,被動與積極並存。
最好能做第三種,發心純正、利他,召喚來的能量巨大,結局是感召到四面八方的顧客,皆大歡喜。
這就叫願力,它才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畢竟努力拼不過能力,能力敵不過業力,業力大不過願力。
當願力、發心是利他的,就是在積福報,就會形成一種善的迴圈:賺了錢→積了福報→積了貴人→積了客戶→積了口碑,事業就會越來越擴大,人氣也會越來越旺。
由此可見,商業也好、軍事也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切人、一切活動,都圍繞共同使命、願景、價值觀,也就是圍繞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