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的作戰思想概括為一句話,就是&ldo;進攻,進攻,再進攻!&rdo;這種攻勢作戰思想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到1944 年諾曼第登陸時,盟軍在兵力兵器和空軍方面都佔有絕對優勢。德軍已是強弩之未,又東西南三線作戰,對盟軍難以進行致命的打擊。盟軍牢牢地把握住了戰略主動權。此時,如一再強調防禦、翼側安全等顯然不大合適。
就一般的戰爭而論,有攻就有守,有翼側就有翼側安全的問題。若一味地強調進攻,忽視防禦;翼側暴露而不加以保護,等等,必然給己方帶來巨大的危險,甚至導致全軍覆沒。但在1944 年7 月以後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盟軍因兵力兵器佔壓倒的優勢而無需進行防禦作戰;絕對優勢的空軍可以保護暴露的翼側,因而無需擔心翼側安全。巴頓的攻勢作戰思想在此時此地是絕對正確的。所以,我們在評價巴頓的攻勢作戰思想時,應把它放在特定的歷史和戰場條件下,而不能孤立地看待它。
巴頓的一生都在為成為一個偉大的將軍而做準備,他如願以償了。他在軍中服役35 年,兢兢業業,克盡職守,取得了巨大收穫:他在美軍現代化建設事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建立的豐功偉績,以及他在軍市訓練和實戰中創造和積累的成功經驗和作戰方法,在美國和世界軍事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為人們所世代傳誦。當然,我們也很容易在巴頓身上看到這樣那樣的缺點,甚至極其嚴重的侷限。由於性格、教育和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響,他在生活小節、軍事生涯和政治事務等方面都很容易走極端,好的時候出類拔革,令人景仰,壞的時候不可救藥,遭人詛咒。打耳光事件、與盟軍和美軍領導層的幾次嚴重衝突,以及戰後日益表現出的政治上的嚴重保守趨勢等等,無不影響著他的形象和軍事生涯,也尋致了他的個人悲劇。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樣一個宏偉的大舞臺上,傑出的軍事將領成千上萬,而像巴頓這樣以&ldo;不斷勝利推進的將軍&rdo;而載入史冊的極富傳奇特色的人物,則只有他一個。時至今日,那些在世的第3 集團軍的老兵們仍然自豪地記得‐‐&ldo;我們在巴頓的統率下闊步前進!&rdo;
正是:
斯人已乘長風去,留下思索在人間。
是非功過孰評說,化作丹青入筆端。
--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