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巴不得朕晚點回京吧?”
朱棣接過了亦失哈遞過來的茶水喝了一口,面無表情的說了一句。
“爺爺,三弟今年做的那些事情我也有所耳聞,雖然事情有點出格,但是他的出發點還是好的。並且他還在寧波剿滅了倭寇,立下了不少功勞的。”
朱瞻基生怕朱瞻墉說錯話,趕緊起身幫忙回答。
“瞻基,朕沒有問你,你先別說話。”
要是換成別人,估計這個時候朱棣又要發飆了。
不過說話的是朱瞻基,朱棣的態度倒是好的很。
“爺爺,您就是我們大明的定海神針,孫兒肯定是希望您一直都在南京城呀。”
雖然朱瞻墉心中確實是希望老爹一直監國,但是有些事可以想,不能說。
“哼,倭寇哪裡有那麼容易剿滅的,這一次你只是運氣好,下次就未必了。”
“爺爺說的是。”
“哦?那你倒是說說朕怎麼就說的是了?”
朱棣總覺得自己收到的關於朱瞻墉的彙報有水分,所以升起了考校的心思。
永樂朝的倭患雖然沒有嘉靖年間那麼嚴重,但是沿海各處時不時就會有倭寇出沒,也是給朝廷帶來了不少困擾的。
“爺爺,孫兒說了您可不要不高興啊。”
“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
“那……那我真說了啊?”
“說!難不成朕還能吃了你?”
“其實倭寇裡頭有一大部分都是我大明的百姓,背後也與我大明士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朱瞻墉一句話就把朱棣和朱瞻基給說楞了。
還真是什麼都敢說?
“爺爺,瞻墉年紀還小,道聽途說了一些東西就在那裡瞎說,您不好介意呀。”
反應很快的朱瞻基立馬就起身給朱棣解釋了起來。
他是真的怕自己這個弟弟再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話出來。
東宮裡頭有個老爹已經夠自己操心了,要是再來個不省心的弟弟,他覺得身體吃不消啊。
“瞻基,朕沒有問你,你不要說話。”朱棣深呼吸一口氣,“瞻墉,你繼續說,大膽的說!”
“爺爺,這一次我去了寧波,也去了倭國,途中也瞭解了一下大明沿海的情況。自古以來,海貿的利益都是非常誇張的。
對於一些人來說,只要有一倍的利益,他們就會去鋌而走險。
只要有兩倍的利益,他們就會藐視一切律法。
如果有三倍的利益,他們就什麼事情都敢做。
孫兒把雪花糖從大明運輸到倭國,以十倍的價格售賣也可輕而易舉的出售,這裡面的利益已經遠遠不止三倍。
這說明海貿的利益是及其誇張的,不管是倭國人還是沿海計程車紳,都是捨不得放棄的。”
朱瞻墉一邊說,一邊觀察朱棣的反應。
不過後者除了剛開始有點吃驚之外,現在反倒是淡定了很多。
“之前我大明除了跟各個國家的使臣有勘合貿易之外,民間已經沒有得到朝廷允許的海貿了。
這麼一來,大明的各種貨物在倭國等海外各國自然就變得更加緊俏,價格變得更高。
不管是大明出產的什麼貨物,運輸到海外之後都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暴利。
這也是為何這些年倭寇侵擾沿海州縣的時候,往往什麼東西都被搜刮一空。
對他們來說,這些東西運輸出去之後,都是錢。”
看到朱棣似乎沒有要阻止自己的意思,朱瞻墉乾脆繼續說下去。
大明要發展,海貿是一定要搞起來的。
雖然如今朱棣還沒有叫停南京和寧波允許海貿的事情,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