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后羿射日有功,王母娘娘獎給他兩顆仙丹,說是兩人分吃可長生不老,一人獨吃會升天漫遊。嫦娥按捺不住遨遊天庭的好奇之情,偷吞了全部仙丹。結果,藥性發作,身體變輕,不由自主飄飄悠悠進了月宮。嫦娥因此被罰,變成了蟾蜍,並被罰搗藥。這個神話有悖於月亮美好的形象,也不符合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後來民間又把這個版本進行了升級。升級後的故事說,嫦娥“性巧而貞靜好潔”,為了反抗無道的夏王太康,毅然拋棄薄情的丈夫,飛奔月宮,成為月宮之神。她居住的宮殿名叫廣寒宮,但廣寒宮裡非常寂寞,常年做伴的只有搗藥的玉兔和被罰去砍桂樹的吳剛。為此,嫦娥非常後悔,懷念人間純真質樸的生活,但為時已晚。後來唐代大詩人李商隱作詩嘆道:“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不僅是中華民族,也是人類最早的登月幻想。除了各種文獻,20世紀70年代初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上,也繪有嫦娥奔月圖,可見這個神話至少在公元前200多年就已在民間廣為流傳。
“唐明皇遊月宮”也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傳說唐明皇非常喜歡賞月,有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唐明皇與道士羅公遠一起賞月,就在望著月亮把酒言歡之際,他突然心血來潮,想要到月亮上游歷一番,羅公遠馬上做起法術,帶著唐明皇來到月宮。在那裡,唐明皇看到一座寫著“廣寒宮”的巍峨宮殿前,有“仙女數百,皆素練霓衣,舞於廣庭”,並隨著仙曲翩翩起舞,令他看得如痴如醉,回到人間後,唐明皇便憑著記憶,把在月宮聽到的音樂,譜成優美動聽的曲子,然後配上模仿月宮仙女舞姿的舞蹈,就成為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曲”。這個虛構的故事把中秋的明月、巍峨的廣寒宮、美妙動聽的仙曲、月中翩翩起舞的仙女聯在一起,給人以無盡的美好遐想。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明月幾時有(2)
“吳剛伐桂”的故事,見於唐代《酉陽雜俎》。大意是:吳剛是西河人,曾去學做神仙,因為懶惰玉帝罰他到月裡砍柴。月宮裡的大桂樹刀槍不入,他揮斧砍去,斧頭一拔出,桂樹的傷口即癒合。吳剛不能回去覆命,只得留在月宮裡永無休止地砍伐桂樹。
太陽給地球以最大的生命活力,月亮則給人類以最深沉的情感寄託。?開中國文學史,中華民族的月球情結分外濃厚,沐浴月光的作品幾乎隨處可覓,特別是在有著濃厚抒情色彩的詩歌裡,月亮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美好意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漢語詩歌史上最簡短、最易懂,同時又最膾炙人口的詩篇之一。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漂泊異地的思鄉之作。寥寥二十字,以月為伴,寄情於月,看似白話,卻表達了婉轉曲折,跌宕起伏的感情,其意味深長,膾炙人口。李白一生留下的詩作有一千多篇,其中與月亮有關的就佔了三分之一。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中瀉。”這是唐朝詩人李賀的一首膾炙人口的《七律?夢天》。在李賀以瑰麗色彩描繪的詩歌意境中;寫出了他夢遊月宮時;在桂花飄香的路上與鸞鳳、仙女們相遇的情景。而嫦娥所居住的那座神秘的白玉樓;是詩人著意用純潔素?、溼潤柔和的白色銀光描繪成的。他從天上俯視人間,宇宙的無限和永恆同人間的渺小短暫、滄海桑田形成了強烈的對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