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無憂,又有誥命,夫君又敬愛我,我已比絕大多數女子好太多了。一點難堪,同你在宮裡吃過的苦比,也算個什麼?我已不是個孩子了。”
丹菲握了握她的手,盡在無言中。
風雲變幻
平靜的日子過得飛快。百花一開一謝,就入了夏。蓮蓬熟了,桂花飄香,又進入了金秋。待到山間彩林淡去,風捲雪來,就又是一年。
景龍三年這一年,發生的事也極多。似乎從年頭到年尾,都沒有幾日消停過。
先是年初,因為長寧、安樂公主縱容家奴掠良民為奴婢,引起民怨。侍御史袁從之將公主家的僮奴下獄治之,引得安樂公主跑去聖人跟前吵鬧。縱使有袁從之極力反對,聖上還是下旨將那些僮奴放了。
此舉使得本就看不慣聖人包庇維護行徑的百官更加不滿。隨後不久,監察御史崔琬就出來彈劾宰相宗楚客、紀處訥潛通戎狄。當年上洛王同突厥的事都不了了之,此事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兩方人在朝堂上臉紅脖子粗地爭吵。聖上非但不判決,還一味說和,倒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
此事之後,世人便給聖上起了個綽號,叫“和事天子。”宮人們自然不敢議論,可訊息還是傳到了聖上耳中。聖上倒並不怎麼介意,不久就提了宗楚客為中書令。除此之外,往日最積極奉承韋后的那一群官員和韋氏一脈的子弟均得提拔。一時間朝廷裡多出數位宰相,御史和員外官更是無數。
還有人說笑,道崔景鈺離京太早,不然以他手機看小說哪家強? m。quledU。 ; ;無錯小說手機閱讀網受寵的程度,少說也會封個宰相。
丹菲卻是知道,崔景鈺避的就是這樣的事。這些斜封官一時爽快,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聖人垂老,又能活幾年,韋皇后還能風光多久。到時候樹倒猢猻散,唯獨有真才實學、政績赫赫者,才會被繼任的掌權者留任重用。
弄臣掌權後,朝綱自然愈發混亂不堪。崔湜、鄭愔等人以宰相掌選舉,受賄賣官,額外用人。又因為斜封官太多,導致官缺不足,不得不預支未來三年名額,因而弄得選法太壞,官場上一片烏煙瘴氣。
聖上對此事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侍御史靳恆與監察御史李尚隱對仗彈劾,聖人才將崔湜、鄭愔下獄治罪。上官婉兒與安樂公主哪裡能眼見情人落難,自然急忙出來說情,請求從寬處理。鬧到最後聖人也不過將兩人貶謫出京,依舊做一方大員。
這年秋天,聖上祀南郊,大赦天下,允許被流放的犯人返鄉。這些人中,獨獨漏下了被流放到均州為刺史的譙王李重福。李重福本是皇長子,無奈生母身份卑微,一直與太子之位無緣。而後太子李重潤被則天皇后處死,韋皇后痛失愛子,便指控李重福構陷了兄弟。聖人親手將長子流放。
李重福見父親依舊不肯將自己自流放地召回,便上書哀求。韋皇后知道後,非但在聖人面前吵鬧了一番,回了含涼殿中,提起李重福就要咬牙切齒地罵上幾句。
此時安樂公主已經生產,養好了身子後,就迅速回到了社交圈中。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