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沒有換位思考的習慣,換做任何人坐在領導這個國家的位子上,要讓這個國家安居樂業,國富民強,那就必然要面臨多少挑戰和難題?單單說這個城市化程序,要真正改變城鄉差距,糧食安全、農民利益、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社保制度、轉移勞動力素質、政府考核辦法、財稅制度、社會穩定甚至人權問題,都要綜合考量,開方治病,更是摸著石頭過河啊!”
還聽不懂?
網上都有人套用日常語言了:“別瞎比比,you can you up!”
有種你來試試看,達成十幾億人口過上好日子這麼個目標,需要做的事情方方面面就有這麼多。
這份工作真不是玩《帝國時代》那樣,種田、挖礦、爆兵簡單幾個要素就完成了。
站在這種宏觀視角是怎麼看的,解讀文章還舉了個例子,有一年年初國內南方雪災造成了巨大的交通堵塞,普通人恐怕覺得是天老爺作祟,最多能想到環保、大氣變化之類,也有抱怨交通設施不夠發達的,但在國家層面看到的卻是因為大規模勞動力長距離流動性就業帶來的弊端,換成人話就是,中西部地區外出打工的人太多了,在春節前後的長距離移動太折騰國家運輸力了!
為春節前後那麼一丁點時間的巨大流動,擴充套件交通設施投入才是浪費。
所以國家得大力提倡在本地發展經濟,別都一股腦去沿海打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接下來粵東用工荒、大力發展中西部,宣傳口徑乃至春晚都不宣揚外出打工了,都是這個視角衍伸出來的劇情。
普通人能把這些風馬牛不相關的細節串聯起來麼?
城市化做好了,就能改變這種現狀,可過去三十年一直在努力的城市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社會穩定、社會分工、社會就業、環境生態等等各方面都不算好成績。
成績不好,那就看看同班同學別人是怎麼回答問題嘛,中國在這個環節上很善於瞟別人試卷的。
城市化浪潮在全世界範圍已經經歷了三次,那又是三百年現代化歷史的故事了,正文沒說,解讀都沒後來網上說得豐富,總而言之中國現在選擇的城市化道路就是強化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交通跟網路聯絡,從生活習慣、娛樂方式到生活宜居上都要縮小差距,還得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跟生產力合理佈局上做文章!
解讀文章都大聲疾呼了,有哪些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東西,可以讓城裡鄉下都比較容易同時喜歡上手的?k歌?還是打麻將?
又有哪些東西既不消耗資源環境,還能帶來經濟產業的?
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在這個巨大變化的時代,為混亂的城市化局面提供積極向上的文化底蘊?
政治這個東西,既要考慮巨大宏觀的格局角度,又要思考各種細節微觀的點滴。
萬事萬物都得從細節入手,最終達成結果的時候,可能所有細節部分都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大的作用。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能符合這些宏觀目標的實際選擇還有幾個?
就連在體育運動範疇內,有幾個專案能比足球投入簡單,一塊空地一個球就能開展的運動。
有多少綠色專案能形成足球產業這樣巨大的市場,有這麼多人喜歡?
有哪些產業可以讓一座城市的人,上到學者商賈名流,下到車馬走卒都能關心注意,而且還能共聚一堂揮汗吶喊的。
別忘了古羅馬帝國時期幾乎讓社會全體沉迷進去的角鬥士運動,被譽為和平年代合法戰爭的足球一樣具有這種魅力。
不能片面拔高足球運動的社會價值,但也不要低估足球運動給社會帶來的綜合效應。
這時候能夠明白為什麼國家要大力提倡發展足球運動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