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大家都沒搞懂張逸哲這麼做的目的,實際上就是錢多沒處花,這種痛苦誰能理解?”
“也許真是有錢沒處花。不過,公益事業,張逸哲既然有這個資本,多投入一些也無妨。”
“張逸哲這麼大手筆投入公益事業,之前那些嘲笑他吝嗇的慈善組織,這回沒話說了吧!”
“那你們就料錯了,上萬億資金,人家酸得掉牙,怎麼可能沒話說?大家就等著看戲好了,到時候會有跳樑小醜出來搏眼球,曲解慈善和公益事業的意思,做一些沒底線的事情出來。”
“這點我相信。那群傢伙,之前沒事就指責張逸哲做慈善空喊口號,沒有實際行動,不關注弱勢群體,等等。現在張逸哲眼睛都不眨下,成立國際學術大獎,甩手就是信鴿、百度和長鴻各自的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有幾個人能夠坐得住?有幾個人能夠視而不見?”
“這麼說,到時候會有不少人跳出來,搶奪這萬億資金?”
“可能嗎?”
“很有可能。一個國際獎項,根本用不著投入這麼多資金,哪怕是劃撥的股份,但這些股份每年分紅加起來可是幾百億,哪裡用得了這麼多資金。到時候,這些慈善團體聚眾吆喝,張逸哲迫不得已,說不定還是得敞開口袋。”
“我覺得張逸哲不是那種逼迫之下就讓步的人,否則某些慈善機構早就得逞了,那會等到現在,不時站出來指責。”
......
大家對這事議論紛紛,張逸哲也做好了準備,看那個傻蛋敢跳出來。
等到第二天,設立國際性大獎的事得到確認,而且還有傳統藝術大獎和青年學者大獎曝光,讓這些事更是熱鬧。
可惜的是,張逸哲想殺雞儆猴的願望落空,沒有那個傻蛋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搏關注。
全球性的學術大獎,還有青年學者和傳統藝術兩個大獎,涉及到了太多人和太多利益,而涉及到的這些人在各自專業領域還有巨大影響力,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冒頭,引來大眾的口誅筆伐。
等到晚上,張逸哲見那些人沒動靜,只得更新微博,“事情突然曝光,一群人找上我,更別說都想採訪我的媒體。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專門說明一下,省得大家曲解我的意思。”
“我想說明的是,設立國際性大獎的事是真的,設立傳統藝術大獎和青年學者大獎的事也是真的,投入信鴿、百度和長鴻各自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依然是真的。”
“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公正、公開、透明的獎項組織,接受大眾和社會團體監督。”
“目前,獎項組織還處於開始階段。專門負責資金管理的基金才開始註冊,負責獎項事宜的組委會還沒開始組建,評委還沒確認。我正拜訪學者,討論資金管理制度,組委會管理制度和評委選拔機制、該設立哪些獎項等。”
“我這麼做的目的,錢多花不完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也是想堵住那些慈善機構的嘴。那些傢伙上竄下跳,沒事就開口找我要錢,沒得到捐贈就指責我不關注弱勢群體,為富不仁,似乎我十惡不赦一樣。”
“現在,我再次重申一遍,除了我目前固定捐贈的這些慈善機構,其他慈善機構別想從我這裡掏一個子,再怎麼上躥下跳都沒用。”
“我辛苦打拼所賺來的錢,怎麼用,是我個人私事,不接受任何威脅,永遠!”
“以上,就是本次更新的內容,謝謝!”
隨著張逸哲更新微博,再次掀起一波熱議。
大家重點討論慈善機構逼捐的事,特別是之前站出來指責張逸哲不關注弱勢群體等慈善機構,備受大家質疑和指責。
畢竟,他們有些話,說得確實過分。
之前大眾樂於吃瓜,所以沒人理會,只有少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