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院的相公們和兵部尚書,以及龍衛軍的八位師長都被召集到紫宸殿,召開一場軍事會議。
眾人圍坐在圓桌旁,趙立慶率先開場:“諸位,如今大宋雖對周邊佔據一定軍事優勢,然周邊局勢仍未完全太平。北邊的遼國依舊虎視眈眈,西北之地,尚有西夏兩三萬兵馬活躍在玉門關以西,且他們手中握有對我大宋威脅極大的火箭彈。西邊的吐蕃諸部雖處於內輪狀態,卻也不可不防。而西南之地更是混亂不堪,各方勢力錯綜複雜。今日,便請諸位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韓琦拱手道:“官家,遼國與吐蕃暫且可先擱置一旁,但原西夏那兩三萬兵馬必須及早剿滅,否則白高國那些心存幻想之人難以斷絕念想,如此便很難徹底穩定局勢。”
趙立慶微微點頭:“嗯,韓相此言有理,白高國那些賊心不死之人,確實需斷了他們的念想。”
“陛下,臣願帶兵出玉門關,剿滅保仁。” 定遠師師長曹達立刻表態。
致遠師師長劉從義也趕忙說道:“臣也願往。” 其他六位師長亦紛紛附和,皆表示願前往西域。
趙立慶擺手示意眾人安靜:“無需全部前往,此事稍後再議。”
“官家,西南那幾個國家已然亂成一團,廣西省的一些土司亦是蠢蠢欲動。此時正是大宋介入的絕佳時機,應向西南增兵。” 富弻一直密切關注著西南之事。
趙立慶已然收到軍情衛的奏報,西南幾個國家的使臣正在來汴京的路上:“大宋肯定要介入西南之事,那幾個國家的使臣已在來汴京的途中,等他們抵達之後,我們便有了正當理由介入。”
眾人紛紛闡述對軍事的見解與建議,會議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
最後,趙立慶想起一事,說道:“韓相,從虎衛師抽調軍官回汴京到海軍任職之事進展如何?”
韓琦恭敬地答道:“官家,距離較近的軍官已然抵達京城,還有一部分想必過些日子便會到來。”
“海州那邊的船準備得怎樣了?” 趙立慶將目光投向兵部尚書。
王韶連忙回答:“官家,從登州水師抽調的船已抵達海州港,加上六艘新船,共有十六艘船。”
“十六艘船才能裝幾個人?要繼續造新船。” 趙立慶心中暗暗嘆氣,沒有足夠的船,如何去攻打那些矮倭子。
“是,官家,南方几個船場已經在建造新船了。”王韶回應道。
眾人實在想不通皇帝為何要成立一支規模如此龐大的海軍,難道還有敵人能從海上打來不成?
曹達猶豫半天,終究沒忍住,拱手說道:“陛下,臣去年從城東工地帶了四個人回軍營之事,您可還記得?”
當時文官集體彈劾曹達,此事趙立慶又怎會忘記?“記得,怎麼了?”
曹達一臉不忿的表情,說道:“陛下,當時說好的四個人都分給我們師,如今有一個自己要去當海軍,臣便不說什麼了,可還有兩個被其他師搶走了,此事您可要為臣做主。”
“曹大個,人家自己願意到我們師,這事你還到陛下面前說,有意思嗎?” 鎮遠師師長馬上反駁。
靖遠師師長關猛也緊接著說:“是啊!曹大個,都是一樣的新兵,分哪不一樣?”
“陛下,就是他們倆搶的人,都已經把人提拔為連長了。” 曹達眼睛瞪著倆人,像是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趙立慶只能充當和事佬:“好了,在哪裡不是為大宋做貢獻?要出兵西域和西南,讓你先挑地方。”
曹達眼睛一轉:“陛下,臣選西域,西南那地方連馬都跑不起來,去那沒意思。”
“那就這樣決定了。” 趙立慶提筆在面前的筆記本上寫了幾個字,寫完後撕成七份揉成小紙團,扔到桌上,“七個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