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嚴格來說,這個圈子不大。
圈裡頂尖的製作人、詞曲作者,都有固定的合作物件,那些製作人往往只給某幾個甚至某一個人操刀製作專輯,而那些頂尖的詞作者、曲作者一旦有了作品,也往往會優先給自己的老熟人看,只有老熟人確定風格不和不要了,才會拿到各大音樂公司、唱片公司之間流通,像此前鄭總親自出面要來的那首棉棉的《陰天》,就屬於這種情況。
而且據說,那些頂尖的製作人、固定搭檔的詞作者、曲作者,一旦達到了某個級別,就不單純是拿保底的稿費、製作費了,他們甚至可以參與專輯的銷售分紅。
所以,音樂圈的慣例就是,一個當紅的歌手背後,往往會有一個強大的製作人和一個接近固定的詞曲作者圈子。
再所以,好東西就那麼多,能流通出來的,太少了。
當然,並不是說沒有達到那個級別的詞作者、曲作者就沒有好作品了,也有。這個圈子裡每年出現的最好的那一批作品之中,那些頂尖的詞曲作者們頂多佔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則會是一些普通作者偶爾靈感爆發所得,甚至還有新人作者的。
但問題是,一來那些好作品不一定輪得到你來挑,等你知道、聽到的時候,往往已經被人定下了、買走了,甚至有些都已經出成唱片了,二來麼,就算歌曲一出爐就第一個投遞到你們公司來了,選歌的人的眼光和境界,真就能第一時間把它挑出來麼?這個圈子裡,先是明珠蒙塵,後來才被人發掘出來的好作品,可並不少!
而且,一旦作品走紅了,顯然,詞曲作者的地位立馬就會水漲船高,再想找人家邀歌,就不容易了。
最直白的來說,人家就算是有了好作品,也會首先提供給大牌歌星,一來希望賣個更高的價錢,二來也希望能借大牌歌星的名氣和實力,讓自己的作品更紅不是?
所以,像廖遼這樣初出茅廬的小歌手、半新人,能有多少機會拿到讓她滿意甚至驚喜的作品?尤其是……她的要求還那麼高!
太大眾化的……不要。
詞、曲達不到一定水準的……不要。
不符合自己審美風格和趣味的……不要。
所以,八個月的時間,七十三首歌,她只選中了四首。加上她自己那幾十首創作中優中選優選出一首,加一起,只湊夠了五首。
再想要……沒了。
製作人趙姐趙美鳳給她找不來了,連鄭總這個大老闆也乾脆放任自流了。
…………
在屋子裡又走動幾步,廖遼突然站下,然後她回頭看著黃文娟,問:“有紙和筆沒有?”
黃文娟愣了一下,立馬從兜裡掏出她的工作日誌和一根中性筆遞過去。然後就見廖遼一把接過,翻到一頁空白的地方,稍一猶豫就開始寫。
黃文娟一開始還有點激動,意味她這是突然來靈感了,可是湊過去一看,上面全是一個又一個的……人名。
刷刷刷,她一口氣就寫出了十幾個,然後速度就慢下來,要想一下,才又寫上一個兩個的名字——黃文娟這個助理畢竟也幹了一年了,就算此前對音樂圈一無所知,一年時間也練出來一點兒,所以她很快就弄明白這些人名都是幹嘛的了。
都是詞曲作者。
而且還都是圈裡著名的詞曲作者。
於是,她有點傻眼。
十幾分鍾之後,小本子上已經寫了足足二三十個人名,就黃文娟所知,圈子裡頂尖的那批詞曲作者,幾乎已經是一網打盡了。
然後,左手端著筆記本,廖遼開始咬筆。
咬一會兒,她就在本子上劃掉一個人名,再咬一會兒,就又劃掉一個。
不一會兒,二三十個人名就只剩下七八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