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司馬事先擬定的,如果戰敗就退向薛縣,與薛郡長會合。
一路狂奔,在李必、駱甲、周定、單寧、華毋傷、馮敬的圍追堵截下,又損失數千人,狼狽的向南逃。
這次能大敗公杲,降將華毋傷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為曾經的齊國車騎將軍,在投降後一直沒有開口為灌嬰攻略齊地獻過策,這自然惹來很多閒言閒語。
面對閒言閒語中,灌嬰只有一個態度,不聞不問,一如既往的信重華毋傷,每次有行動,灌嬰會將華毋傷請到大帳來。
灌嬰對待華毋傷的態度和禮遇,已經隱隱超過兩名校尉李必和駱甲,這兩位是騎兵的行家。
在成立郎中騎時,這兩位是被推舉為騎將的,但二人自認為秦人,可能軍中會有不信者,堅持讓劉邦挑選親信的人,來輔佐。
故而李必和駱甲是灌嬰的左膀右臂,灌嬰待之常以師禮遇,雖然是灌嬰的副手。
二人跟著灌嬰戰楚,戰魏,又戰齊,如今再戰楚。
只是在西魏騎將馮敬和齊車騎將軍華毋傷投降後,灌嬰對他們的態度,和李必、駱甲相同。
等於灌嬰有四個老師,也是有四個得力的助手。
尤其是對於原齊車騎將軍華毋傷頗為禮遇,只是一直沒能為灌嬰出謀劃策。
直到離開齊地,準備攻擊楚將公杲時,華毋傷開口獻策,而且還主動擔任深入敵陣的騎將。
這是一個九死一生的任務,成則大破公杲,敗則身死疆場。
在漢將看來將一千騎兵交給一個降將,那是冒著極大風險的,如果衝進去,見勢不妙倒戈,投降楚軍,那這一千騎兵就泡湯。
可在華毋傷提出後,灌嬰毫無猶豫的立刻同意。
華毋傷率軍衝進敵陣後,沒有立刻遠距離進行放箭,而是持長矛不斷的衝殺楚軍,活生生開啟一條血路,通往公杲所在位置的血路。
在距離中軍騎兵很近的時候,華毋傷則命這些善騎射的郎中騎兵將手中的長矛投出去。
將手裡的長兵刃完全丟掉,滿天下去矛雨,一下子打亂楚中軍的陣型,然後戰馬速度不減,在距離較近時,開始弓弩齊發。
這一下徹底打亂公杲所在中軍,公杲不知華毋傷所率騎兵後是否跟著重步兵,見大勢已去,這才聽從楚右司馬建議,突圍而去。
華毋傷這一場打的很冒險,但卻獲得出其不意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