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大王貿然西進函谷,恐……”
項羽聞知劉邦南下小修武,的確不能大意,如真的渡河從背後一擊,楚軍危矣,道,“命季布先戰漢軍,龍將軍,隨寡人回成皋,渡河北上,迎擊漢王。”
回成皋,龍且立刻知道項羽之意,成皋目前有曹咎率軍謹守,滎陽有鍾離眛鎮守,如此他才和項王無後顧之憂的西進鞏、洛之間。
成皋距離小修武南不遠,由此渡河可沿河水北上至小修武南,與漢王劉邦對峙。
項羽改變策略率軍回成皋之時,劉賈、盧綰受劉邦之命,也準備渡河入楚地,本計劃由小修武渡河,經卷縣、陽武直接入碭地,
但得知彭越目前在東郡的燕西,準備截燒楚軍的積聚(糧草、衣物等),於是改由白馬津入楚地。
在渡白馬津時,再次遇到楚軍的反抗,此時守白馬津渡口的是叛漢者柘公王武的別將,桓嬰是也。
這王武和桓嬰也真是能捱揍,接連數次敗於曹參、灌嬰、靳歙等知名漢將,如今又被漢將劉賈擊敗。
盧綰不善兵馬,但卻善於攻心,對人心的瞭解還算透徹,這點深得劉邦言傳身教,也是為何他和劉邦很聊得來。
作為太尉又常侍中,比較能瞭解劉邦的心思,故而由盧綰跟著劉賈,劉邦很放心。
劉賈也知道為何派遣盧綰,實則是對自己的一個監視,起到替劉邦監軍的作用。
成為漢王后,劉賈早發現劉邦的變化,變得疑心很重,這也難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劉邦對豐邑子弟的信任不在。
故而劉賈得知守白馬津的楚將乃常敗漢軍的桓嬰,他立刻向盧綰徵求意見,得到太尉的首肯,就是得到劉邦的首肯。
關鍵是桓嬰此人是常敗將軍,漢軍中說得著的將軍都打敗過他,如果他劉賈一不小心出戰不利,太有辱名聲。
盧綰便助劉賈使一個小計策,誘使桓嬰和其監軍程處不和,怒而出戰,劉賈使五千人和數百騎兵待命,在劉賈和桓嬰大戰時,五千軍和數百騎兵直接攻佔其營寨。
桓嬰再次率殘兵逃遁,期待能再次復出。
盧綰的小伎倆很簡單,他得知桓嬰雖是塞白馬津的主將,但王武又遣其寵將程處來監軍。
名為監軍實為不信任,這是盧綰給桓嬰無限放大的點,其實王武非對其忠不信任,乃不信任其能力,盧綰將其放大,使二人矛盾加深。
得知漢軍欲渡白馬津,程處主張堅守不出,待漢軍久戰不下離開後,從背後出擊。
氣憤的桓嬰沒聽從程處的建議,被劉賈大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