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夜襲時章邯幾乎將各種可能皆算在內,自然亦包括如何防範夜間偷襲,可那時董翳只鑽研如何襲,卻對如何防並不感興趣。
經驗到了用時方恨少,好在有夜襲的經驗,自然本能想出反夜襲戰。
董翳在第一時間跨上戰馬,持蟒矛,組織部下不急於反擊,而是快速的將散亂的兵卒聚在一起。
夜襲最大的特點是利用光線暗淡,迅速分割包圍,有弓弩則亂箭射之,沒有或用完則長兵器伺候。
夜襲並需要襲擊者有多少兵力,夜幕之下是隱藏兵力的最佳時期,夜襲來時迅猛無比,攻敵措不及防,敵人逃命尚且自顧不暇自然不會關心襲擊者多少兵力。
即便欲知,但夜幕之下如何去看得清,誰能保證那黑色的夜幕究竟是否還隱藏著兵卒。
混亂,依然處於下風,手裡未能及時重獲武器,又是待宰羔羊,兵不成行,軍不成列,一盤散沙極容易潰散,極容易被各個消滅。
有時十幾騎便能讓百十人恐懼,潰散,手無寸鐵便是羔羊。
最要命的是讓數萬大軍入眠,只需幾盞茶的功夫,但喚醒他們卻要麻煩很多。
試想數萬人分散各處,不成行,不成列,將領指揮能力再出眾,卻亦無法短時間讓他們協同作戰。
戰鬥力是急劇下降的,且兵力越多,越難調動,董翳曾經想過若是他遭到夜襲,為快捷有效的組織反擊,他採用長蛇陣。
就是約定若遭夜襲,百將以上的將吏隨自己戰來敵,救助每一處潰散者或包圍者,被救助者當立刻加入反擊隊伍中。
故而董翳僅引兩千人與楚軍抵抗,每到一處軍帳外便極力令他們脫困,隊伍越戰越大。
每處軍帳外皆有百將統領,不至於完全潰散,就是說每個小隊幾乎處在幾個相連的軍帳之間,一旦有變士卒立刻能迅速找到隊伍。
不過他們的集合速度遠遠沒有八千子弟兵的飛襲速度。
董翳手持蟒矛引兵奔向一軍帳,那裡火光沖天,將雨霧蒸乾,似乎這火直入雲霄將雨水徹底蒸乾一樣,雨停了。
遠遠望去,只見一個少年將軍,身旁的旗幟娑娑作響,在火光映照下可見一個項字。
項羽?難道這位少年便是項羽,項字帥旗那麼如果沒詐此少年將軍必是項羽。
觀其容貌,略顯稚嫩,雖是虎體熊腰,猿臂鷹眉,然容貌氣質就是一二十幾歲少年。
董翳心道,“雖其破釜沉舟略有小勝,然一少年能有多大力氣,若就此擒住項羽,楚軍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