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齊楚敗西過琅琊、薛郡欲走城陽,留公旋欲使齊王入魯北
打膠東的田既,深入腹地危險不說,還不能跟著韓信追擊齊王廣,立下擒得齊王的功勳。
可曹參立刻欣然領命,陳賀和孔聚對曹參也是心生佩服,這是一個比較艱苦的任務。
漢的後方糧草肯定是第一時間優先供給韓信,曹參遠涉膠東,註定要自己解決糧草的問題,這便是一大難題。
曹參話音剛落,甲冑摩擦的聲音便響起,韓信立刻轉移注意力,“灌御史,騎兵糧草可準備妥當。”
灌嬰安排好周蘭後,立刻前來與韓信商議事情,“左右校尉已準備妥當,可隨時率兵追擊。”
韓信最懂得如何做到兵貴神速,聽聞灌嬰已經準備妥當,便立刻下令道,“灌御史,以齊人為嚮導,走間道,截殺齊楚亡(逃亡)軍。”
兵貴神速,並非專指跑得快,而是出其不意的出現在某個地方,時間和地點都感覺不對的情況下出現。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走尋常人不知道的道,在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
不過這個計策,是在趙衍指出一條小道才能實現的。
現在要追擊,走哪條道,怎麼追,是關鍵。
在蒼茫的大地上,即便是初冬,葉子開始掉落,視野應當開闊,可人跡罕見的地方,各種植被和雜草太過旺盛,不乏長青者。
追擊最忌諱迷路,一旦迷路,將錯失良機。
話音未落,蒯徹卻率先開口,“大將軍,吾可指路。”
蒯徹,是主張在齊地從漢時也擊齊,取得消滅齊主力的功績,但這間接害死酈食其的行為,灌嬰不是很喜歡。
蒯徹主動請纓,韓信這才想起,主張自己擊齊的辨士蒯徹正是齊人,“先生願引路,再合適不過,郎中騎率先追擊,吾率大軍隨其後。”
灌嬰和蒯徹皆唱諾,退出大帳,準備規劃追擊路線。
濰水之東的留公旋聽聞周蘭被俘虜,龍且戰死,心生懼意,立刻與齊王廣達成一致,向南過琅琊郡,
一刻不敢停留,頂著寒風過沂水,向東入薛郡(魯地),魯地目前還是楚的地盤,這才放緩速度,人馬皆喘口氣。
此時留公旋建議齊王廣留在魯縣,因為薛郡目前魯縣之北有楚將公杲率軍鎮守,薛郡南邊由薛郡長鎮守;而薛郡的南邊,又有西楚的國都彭城,與西楚後方的糧草基地靠近。
無論是留公還是薛公、郯公,他們都是一郡治所的縣令,全部在外帶兵四處征戰,只有薛郡長(郡守)、東海郡長(治所縣令郯公)鎮守本郡。
留公很想留在魯地,抽空能看下家人。
在這個戰亂的年代,所有王侯將相都共同遵守著一個規則,那就是戰場上可殺將,但不能去為難人的家人,除非諸侯王級別的。
只不過豈止留公如此想,人人都想在熟悉的地方,城陽對於齊王廣來說很熟悉,那裡是齊地。
可以說城陽城的建造算得上堅固的大城,防禦力絕對可與彭城相比,最主要的是那裡是田廣熟悉地方。
那裡更有田廣與齊相併肩對抗西楚霸王項羽的樣子,換句說雖然齊和西楚是盟友,但在魯縣是寄人籬下。
田廣堅持要去既定計劃的目的地,城陽,但話他又不能這麼說,只好說,“吾聞項王戰於睢陽,城陽距離項王較近,可及時互救。”
如此留公旋只好同意田廣,繼續向城陽趕路,其實留公旋也知道項羽雖然在梁地,但奔走於梁地和河南地之間,到時不一定能回救。
只是一個藉口,可留公旋沒有周蘭和龍且的底氣,可命令齊王,如此只好率軍穿過薛郡,直奔濟水,欲由乘丘(今菏澤之東)渡水北上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