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政府內部,掌握經濟大權的人,也正是這些人,至於孔祥熙,他是獨力難支,不得不屈從於主流需求。
其實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也即是辛亥**之後的十多年時間裡,中國都是實行自由主義經濟體制。
由於採用民營資本為主體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民國初期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按照鍾泱收集來的相關資料記載,工業增長率在1912至1920年間高達13。4,1921至1922年有一短暫蕭條,1923至今卻也高達8。7。
這樣的經濟增長資料,時不時和某個偉大的經濟改革很像呢?走起了誰人的老路,實在是耐人尋味啊,不知情的人,或許還在為了這種事情而慶賀吧,這就是百姓。
可以說在二戰前民國時期,儘管連綿戰爭,工業增長率仍高達8到9。如此驚人的經濟增長,想來肯定是亞洲第一的吧。
事實上,情況也的確是這樣,中國在這個時期,單論經濟增長速度,還真是超過了神為了列強之一的日本。
在這一時期,日本採用重工業優先的統制經濟模式,效益低,增長率低下。一戰期間工業增長率為13。4,戰前工業增長率僅3。8,與蓬勃發展的中國相比,可謂是死氣沉沉。國民收入也不高,大多數百姓生活困苦,與中國相比,也不遑多讓。
20年代的增長率又退回到3。8,但根據鍾泱自己對歷史的認知,在原本的時空裡,1932…1936由於向戰爭突入,工業生產又加速,日本工業增長率達到11。1。這就是真實的日本工業化軌跡,與所謂的市場效益完全無關。
中國日本在甲午戰爭後才拉開差距,但中國銳意進行了政治和經濟改革,民國期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增長率遠遠高於日本。
1930年以前是中國的黃金十年,上海非常繁華,有東方巴黎之稱。但這繁榮卻是虛殼,雖然許多國人還停留在這個奢華的美夢之中,鍾泱卻是清醒的。
他自從來到了這片時空,就一直收集著來自東方島國的資料,發現和原本的歷史軌跡,幾乎一致。而在經濟領域上,卻和紅色朝廷的歷史教科書,完全不同。
中國的輕工業發展模式,有著效益,**政府也因此而積累了鉅額的財富。論工業,日本全面超越中國,但真的論財富,**政府卻是高於日本政府的。
原本時空的沉重歷史,也在低語著這個事實,九一八之後,中國不戰而丟東北,抗戰時英勇的中國士兵要用大刀向裝備精良的鬼子頭上砍去,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
抗戰期間中國工業不能為前線提供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門重炮。而日本卻可以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大和”,生產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零式”。
經過高速經濟增長,中國遠遠落後於日本。中國所謂的工業增長實質上是把自己的資源加工好後送到國外,人民生活迅速降低,掙來的錢用於奢侈消費,而沒有用來提高民族的知識和技術水準。
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情,採用著工業**時英國崛起的腳步,**政府欣喜若狂的從輕工業中賺取財富。這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注重市場效益的結果,的確是發財致富的好路子。
而日本,卻是是一群豬腦袋,但鍾泱卻深刻的認識到,繼續這樣“聰明”下去,中國只會被豬腦袋的日本打成豬頭。
其實在經濟體制改革上,華聯走的也是輕工業發展路線,真正在搞重工業的人,只有鍾泱和伊忠明兩人。
陳澤和劉浩然,他們只是拿著鍾泱提供的技術和機器,在生產產品。天宇集團和興華社,依舊吧主要的盈利放在了輕工業發展領域,因為資金週轉快,效益顯著。
後世的歷史,總說日本是資本主義強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