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韓公公,快呈上來。”
老太監趕忙接過兵部尚書手中的摺子,恭敬遞給夏文帝。
片刻後,當夏文帝看完奏摺,整個人如遭雷擊,顫抖著雙手。
“七…七萬大軍全軍覆沒…這…難道天要亡我南夏嗎?”
“陛下,連南國公的五萬大軍都在頃刻間覆滅,林將軍的兩萬兵馬怕是支撐不了太久,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聞言,夏文帝猛然一顫,趕緊吩咐道:“韓公公,立即宣三品以上大臣到御書房議事。”
“諾!奴才遵旨!”
……
一個時辰後,御書房內燭火通明,議論聲、嘆息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壓抑而緊迫的畫面。
“陛下,依老臣之見,為今之計,應該讓嶺南王派兵火速馳援飛燕關。”
“嶺南距離飛燕關僅有六百多里,讓嶺南發兵,或可解燃眉之急。”
“陛下,張大人所言極是。”
“不過,北晉二十萬大軍勢如破竹,光靠嶺南的兵馬還遠不足與之一戰,因此,老臣提議,朝廷應該任命兵馬大元帥,率軍前往飛燕關禦敵。”
“北晉國雖強兵無數,可終究只是彈丸小國,連番征戰,肯定疲憊不堪,且糧草必定短缺。”
“朝廷若能調兵十五萬,與嶺南配合,北晉大軍可破之。”
一向主張議和的文仲竟然破天荒主戰,且還分析得頭頭是道。
“陛下,臣附議。”
“臣等附議。”
夏文帝坐在御案上,眉頭緊皺,苦思良久,手指不時敲打在御案上。
“太子,你認為此事該當如何抉擇。”
“回父皇,兒臣也覺得文相所言甚是。”
“嗯,那你說說,這兵馬大元帥之職,應該由誰擔任?”
“父皇,依兒臣之見,四弟自幼通曉兵法,更是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由他擔任大元帥一職再合適不過。”
楊廷話音一落,楊知安眼中閃過一抹喜色,上前一步,躬身作揖:“父皇,兒臣請戰,願領兵馳援飛燕關。”
夏文帝微微頷首,看著一眾大臣,道:“眾愛卿以為如何?”
“陛下,老臣也認為四殿下是擔任大元帥的不二人選。”
“臣附議。”
兵馬大元帥權利極大,自古以來大多都是由皇子或皇室親王擔任。
再有,南夏國重文輕武,若不是有了這次武科科舉,武官之中,能為將者少之又少。
楊知安確實勇猛異常,且自幼熟讀兵書,由他擔任兵馬大元帥倒是合情合理。
“韓公公,傳朕旨意,火速派人快馬加急前往嶺南,命嶺南王發兵五萬趕赴濟州。”
“另外,命通州總兵盧建昌率兵十萬,日夜兼程趕往飛燕關。”
“特任命四皇子楊知安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於京都領兩萬精兵北上,統領三軍。”
將兵馬握在親兒子手上,夏文帝自然是放心的。
不僅如此,讓楊知安領兵,一下子給了十七萬兵馬,這就是差距。
“兒臣領旨!”
“陛下聖明!”
……
深夜,宰相府,文仲書房內。
“相爺,陛下將寧州兵馬緊緊攥在掌心,咱們可得再想應對之策才行啊。”
“是啊,看來這寧州的兵馬楊文廣怕是不會輕易動用。”
“這昏君滿口仁義道德,關鍵時刻,不顧百姓死活,將權柄牢牢掌握,如此心胸狹窄之人怎配為君。”
“呃…對了,您為何不派人攔下送往嶺南的密信,若嶺南王成功阻擋住北晉大軍,那咱們的計劃可就…”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