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集團的主業畢竟是網際網路公司。
之所以要佈局晶片,主要是為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能夠擁有較強的產業鏈控制力。
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從下而上,依次是:
移動APP的應用層、移動作業系統的平臺層、智慧移動裝置的硬體入口層、移動晶片的底層計算和通訊。
在前世的全球網際網路巨頭中,
阿里和騰訊都是佔據了APP的應用層,後來實力強大了,才開始向作業系統的平臺層進軍;
Google佔據了作業系統;
蘋果更狠,作業系統+硬體入口+晶片,形成了產業閉環。
小米則是佔據了硬體入口,同時試圖透過作業系統,打通智慧裝置生態。
華為雖然不算網際網路公司,但卻在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中後來居上,和蘋果一樣形成了作業系統+硬體入口+移動晶片的閉環。
不過華為定位在產業鏈上游,只做基礎設施,不做內容應用。
畢竟華為還是一家通訊裝置公司。
隋波對星河系的定位,還是主要在應用層和平臺層,打通中下游。
在上游只是做針對性的佈局。
晶片領域,也只是重點放在移動晶片上。
在智慧手機時代,移動晶片最核心的兩塊就是:
實現無線通訊功能的基帶晶片,以及實現智慧運算功能的微處理器(CPU)。
當然,此外還有負責圖形處理的GPU、電源管理晶片等。
通常意義上的移動晶片,就是將繫帶、射頻、CPU甚至GPU都整合到一顆晶片上,也就是SoC(System-on-a-Chip),翻譯過來就是系統級晶片。
一家晶片設計公司,在基帶晶片和微處理器的整合設計能力,尤其是基帶晶片的設計門檻是極高的。
全球範圍內,能夠自己研發設計基帶晶片的公司也沒幾家。
就連蘋果因為缺乏通訊技術專利,也只能是和高通或者英特爾合作,在自己的A系列移動晶片中加掛獨立基帶晶片。
所以,隋波打算做兩手準備:
在移動計算晶片(微處理)上,可以透過收購PA Semi和獲得ARMCPU架構授權的方式,研發設計自己的CPU晶片;
在基帶晶片上,一方面透過向高通定製晶片進入高階市場;
另一方面,也必須有自己的基帶晶片設計團隊,來防止受到高通的限制。
這也是前世所有智慧手機巨頭的必經之路。
無論是蘋果還是三星、華為,也都有自己的移動晶片研發部門。
甚至蘋果競購北電專利、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獲取的那些通訊專利,也都是為了在晶片和智慧硬體上不受制於人。
在基帶晶片方面,隋波可供選擇的目標不多。
雖然最近幾年,ADI、TI、摩托羅拉等國外巨頭都相繼放棄了基帶市場,但收購這些巨頭的手機晶片業務的成本都太高。
聯發科和展訊這種新興的基帶晶片公司,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雖然在3G時代還要受制於高通,但如果從現在就開始進行技術研發和專利的積累,等到LTE (4G)時代,就有了獨立發展的空間……
而且,隋波還有一張底牌!
那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
到那時,美國、亞太地區的半導體、晶片行業都一片哀嚎。
全球80%的半導體制造企業下降了50%的銷售額,有的做半導體裝置研發的美國公司,股價跌到0.9美元。
如果能逢低抄底……
一方面吸納高通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