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誤會靜是淡泊,是高雅的;動是行動,是忙碌,是俗氣。其實,不管動與靜,做事不可太走極端,走極端是有壞處的。動與靜是相對應的兩種行為,是人生修養中屬於極端的兩種行為,是人生修養中屬於極端的兩個概念,任何人都有動的時候,也都有靜的時候,但是最好動靜得宜才合乎儒家的中庸之道,這也就是所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合宜才不失人生的節度。這樣在一個寂滅壓抑的世界中,仍會鼓足勇氣從事創造;處於驚濤駭浪的混亂時代,也能適應環境尋求生存之道。所謂處亂不驚,寧靜思遠,超然物外,逍遙自在,把一切寄託於不得已,以養護形體的主宰,那就是“道”之心體。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內心的需求,有緊迫的,有不重要的,而我們在急需的時候遇到別人的幫助,則內心感激不盡,甚至終生不忘。瀕臨餓死時送一隻蘿蔔和富貴時送一座金山,就內心感受來說,完全不一樣。韓信發跡後要報答漂母,就因為沒有她老人家給飯他吃,他說不定餓死了。
三國爭霸之前,周瑜沒有多大名聲。他曾在軍閥袁術所轄的居巢縣當一小小的縣令。
有一年地方上發生了饑荒,又爆發了戰爭,兵亂間百姓財物又損失不少,糧食問題日漸嚴峻起來。居巢的百姓沒有糧食吃,就吃樹皮、草根,餓死了不少人。周瑜看到這悲慘情形急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有人獻計,說本縣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他家素來富裕,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向他借。
周瑜帶上人馬登門拜訪魯肅,剛剛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說:“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糧食。”
魯肅一看周瑜長得一表人材,想必日後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現在只是個小小的居巢長,哈哈大笑說:“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
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檢視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糧食,各三千臺,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麼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送與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聽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饉之年,糧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魯肅的言行深深感動了,兩人當下就交上了朋友。
後來周瑜發達了,當上了將軍,他牢記魯肅的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幹事業的機會。魯肅“靜守”而不死寂,遇到自己看好的人,立即伸手幫助,這是恰到好處的“動”。所以靜中寓動,動中有靜,才是處世的智慧。
以寬平的心化解生活險情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周易·繫辭下》
一次,齊相儲子與孟子相遇,問孟子一個問題:“齊王總打發人去探視先生,想必先生一定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吧?”孟子回答說:“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呢?堯舜也同一般人一樣呢。”
人具有的我都具有,人沒有的我亦不可強求;我跟人一樣,人跟我一樣。聖人和我也沒有什麼不同。這就是常人心。相反,目中無人,目空一切,以為天下人都不如我,這是失了常人心;妄自菲薄,自暴自棄以為自己一切都不如人,這也是失了常人心。如此這般,就是忘記了自己是常人。忘記了自己是常人,便要麼一切都想得到,一切都要爭取,以為這世界的一切本為他一人準備;要麼一切都會放棄,一切都不去爭取,畏畏葸葸,怯懦卑瑣。這兩種行為,無論哪一種,其結局都會使人最終失去自己人生的真趣。
洪應明說:“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惻之人情。”是啊,一個心地善良而樂觀的人,常把萬事萬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間的事也就毫無缺陷;一個天性忠厚、寬大為懷的人,心裡總處在平衡狀態,也就不去體會人事傾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