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飄搖,揚州數十萬軍民生於水深火熱之中,予心何安?!”
此時,武則天的聲音已經有些激動,甚至還略帶上了一點哭腔:“予之初衷,無非是振興大唐安撫黎庶。如今,卻適得其反。予還有何面目居於朝堂之上涉足朝政——皇帝陛下英明仁德,當親臨金鑾寶殿專斷國事。予年歲已高不堪勞累,當退居後宮頤養天年。皇帝陛下,諸位愛卿,予字字真言發自腑肺,請明斷。”
劉冕聽完眉頭輕輕一皺,心中暗忖:好一招問客殺雞、以退為進,實在是狠、高、妙!
第二卷 烈火乾坤 第120章 李賢登場
武則天撂出的話實在是太狠了。嚇得李旦三魂失了七魄,居然慌忙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跑下金鑾殿,驚世駭俗的來到了朝堂之中,當堂拜倒在地:“母后在上,請聽皇兒一言:先帝臨終之時,一再囑託母后輔政安邦。先帝遺旨,不可違備。徐敬業之流禍害江山荼毒百姓,與母后何干?賊人打出的旗號是匡扶皇兄廬陵王,反武復唐——然,大唐未失,談何匡復?徐敬業之流不過是混淆視聽、蠱惑人心!”
“況,皇兄永壽郡王掛帥出征,成功平滅了徐敬業叛黨,已經在天下人面前擊穿其騙世謊言。肖小作亂實是難免,母后何故因此而蒙生退意,豈不是因噎廢食恰好中了歹人奸計?皇兒年幼無知朝堂百廢待舉,何時何地都離不得母后周全。願母后以天下江山為念、以社稷萬民為重,不可枉生退卻之念!皇兒肯請太后三思,萬望收回成命!”
文武百官都快要被嚇傻了。皇帝在金鑾殿前下跪,絕對是古往今來聞所未聞的奇事一棕。與此同時,大家也都知道,這事要越鬧越大了,今天這朝堂之上,註定了要一聲接一聲的驚雷劈個不停!
皇帝都跪拜下來了,文武百官哪裡還敢站著不動。連劉冕和明以及站在班列之外戍防的十二千牛備身也都面向金鑾殿拜倒下來,一起高呼:“請太后收回成命!”
含元殿外的宦官宮女、龍尾道上戍衛的千百羽林軍和千牛衛衛士全都一同拜倒,齊呼請太后收回成命!
誰也看不清珠簾後的武則天,此時作何表情。連離她最近的上官婉兒,也驚慌的拜倒在地頭也不敢抬起。
她就這樣端坐如鐘紋絲不動,聽著金鑾殿外此起彼伏的呼喊聲,輕輕的、微微的牽動了一下嘴角,露出了一抹稍閃即逝地微笑。
“爾等……”武則天開腔了,聲音中滿是不情願。“當真要陷我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麼?”
跪在下首的武承嗣扯著嗓門兒就開始吼了:“太后,微臣死罪斗膽上諫:太后如若棄政才是真正的不孝不仁不義!”
武則天慍怒的一拍身邊座椅:“大膽武承嗣,你何出此言?”
武承嗣也似乎是嚯出去了,以頭磕地連聲大呼:“微臣肯請太后先賜微臣死罪——然微臣的話,仍然要說:太后受託孤之重卻不思報效意欲退政,便是不忠;李唐先祖創業艱難。此當國家危難之時太后要撒手不管,便是無視祖宗基業,是為大不孝;太后日理萬機明察秋毫明斷乾坤,是萬民之所望。如今退政養閒而棄萬民求一己之安,是為不仁;太后為念一己之私名顧全小義而棄天下大義、棄民生國邦於不顧,即是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事,太后如何辦得?微臣身為社稷之臣眼見太后犯下如此大錯,雖受千刀萬剮而死也要拼死諫上——願太后明察!”
劉冕跪在一旁心裡直打鼓:這個武承嗣。可以啊!這一番說辭正氣凜然大氣磅礴,還真的有幾分氣勢。聽上官婉兒所言,此人野心雖大但資質魯鈍才疏學淺,哪裡能在一時間組織起如此強有力地說辭?想必是早有腹稿精打細算多時了吧?
李旦顯然對太后還政之事毫無心理準備,此時聽到武承嗣這一番言語,也只顧得如同小雞啄米一般連連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