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和力綽綽有餘,但威嚴實在顯得不足。
周赫煊把郭泰祺請進房間,讓孫永振下樓端了兩杯咖啡上來,笑道:“等郭兄這次履職回國,就該升任外交部長了吧?”
郭泰祺之前是在外交部副部長的任上,突然調到英國來當駐英大使的,只要他稍微幹出點成績,回國肯定能高升外交部長之職。郭泰祺苦笑道:“弱國無外交,駐英大使又是最難做的,我只希望能稍微開啟點局面。”
“就目前來看,確實有些困難。”周赫煊道。
郭泰祺抱拳道:“周兄熟悉國際事務,又在歐洲享有盛名,還請賜教。”
周赫煊說:“賜教不敢當,一起討論而已。”
郭泰祺熱情地說:“周兄請講。”
周赫煊分析道:“郭兄剛才也說了,弱國無外交。中國就是弱國,所以開展外交的時候,國家實力是完全幫不上忙的,只能依靠別國的情況順勢而為。想要在英國開啟外交局面,必須先搞清楚三點。第一,國際大勢;第二,英國政局;第三,英國社會狀況。”
“周兄此言高屋建瓴。”郭泰祺說。
周赫煊繼續道:“國際大勢不難猜。自從歐洲大戰(一戰)後,諸國列強意識到戰爭的恐怖,因此都不想再打仗,而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更讓各國財政力不從心,綏靖主義大行其道。從這一點來看,想要藉助國聯或者英國政府的幫助來制裁日本,那是決然行不通的。即便日本真的佔領上海,嚴重侵犯英國的利益,英國也最多隻能譴責幾句。”
“正是如此,”郭泰祺點頭道,“但即便只是道義上的譴責,我們也必須爭取,至少我們在外交上佔著理字。”
周赫煊又說:“再來看看英國政局。英國受世界經濟危機影響,貿易額嚴重下跌,自由貿易漸漸被保護主義壓制。英國去年率先放棄金本位制,導致今年英鎊匯率瘋狂下跌。再加上英國失業率大增,大罷工運動頻發,各種極左和極右思潮氾濫,現在的英國國王和英國內閣,都趨向於保守政策。他們只願穩定大局,焦點集中在恢復經濟和社會穩定上,不會嘗試任何的冒險行為。”
郭泰祺頭疼道:“這個就更難辦了。”
“所以,郭兄你只能從民間入手。”周赫煊說。
“怎麼從民間入手?”郭泰祺連忙問。
周赫煊解釋說:“不要急於求成,利用一切手段宣傳自己,宣傳中國,取得英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援。然後等待時機,伺機而動。”
郭泰祺默然不語,良久才說:“似乎,也只能這樣了。”
這個道理,歷史上的郭泰祺花了幾年時間才想明白。他最開始走上層外交路線,積極結交英國貴族和官員,可後來發現根本沒有屁用。
無奈之下,郭泰祺只能轉變思路。他不放過任何一絲機會,不管是外交宴會,還是普通場合,只要有他在場,必然想方設法的發表激情演講,從而讓英國人民漸漸瞭解中國、同情中國、支援中國。
於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郭泰祺出名了,被英國民眾視為中國頑強抗戰的形象代表,被英國媒體譽為“出色演講家”,牛津大學甚至主動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南京大屠殺的悲慘事實,就是在郭泰祺的策劃下,在英國迅速傳播開來的。英國迫於日本壓力,曾一度關閉滇緬公路,也是在郭泰祺的努力下,最終答應重開滇緬公路的。
當郭泰祺被調職回國擔任外交部長時,《泰晤士報》如此評價道:“郭先生在駐英大使任內,其代表國家堅定而安詳……郭大使任內履行艱鉅任務,為各方所尊崇。”
只可惜,郭泰祺不是老蔣的人,早年屬於汪兆銘一系。他調任回國當外交部長才半年時間,就因挪用公款和私生活不檢點,慘遭免職,直到抗戰勝利後才被重新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