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激動與自豪,猶如完成數學難題渴望老師讚賞的孩子。
“先生!”
嬴政見到同樣風塵僕僕的李斯,深情喚了一聲。
“陛下!”
李斯此刻感慨萬分,心中激動不已。
畢竟,嬴政撤銷逐客令,意味著大秦的動盪將瞬間平息,他的遠大抱負也將實現。
而嬴政自導自演的這場逐客令,不僅讓李斯名聲大噪,也在嬴政心中佔據一席之地,終有立足之處。
此刻,嬴政也知是收攬人心之時,忙向李斯深深一拜:“若非先生上書,嬴政必成千古笑柄,先在此謝過先生!”
見嬴政行此大禮,李斯心中感動。他堅信寫下諫逐客令沒錯,如此能屈能伸的王者,值得他誓死追隨。
“微臣與陛下渭水泛舟,深知陛下胸懷壯志,有鯨吞四海、席捲八荒之心。逐客令與陛下志向、大秦未來嚴重不符,必是大旱之際,陛下受人矇蔽所致!”
“哈哈哈……”
嬴政大笑,拉起李斯:“走!孤為先生接風洗塵!”
“微臣多謝陛下!”
笑聲中,熟睡的嬴政被驚醒,不禁翻了個白眼。他對李斯的才華認可,但對其人品存疑。
若商君、白起、蒙恬三人,嬴高認可他們一心為公,但對李斯則不然。
歷史上,若李斯野心小些,不致被趙高利用,即使大秦動盪,有蒙恬及始皇帝留下的老臣,足以鎮壓一切。
許多人將秦朝滅亡歸咎於制度、嬴政或秦二世,但嬴高認為,秦朝滅亡,只因關鍵時刻,大秦走錯了路。
若非李斯,趙高僅是中車府令!
若非李斯,胡亥只是徒有虛名的十八皇子。
若非李斯,帝子扶蘇不會自盡,蒙恬不會死,大秦長城也不會崩塌。
只要新二世皇帝修正始皇帝的部分政策,憑始皇帝的赫赫威嚴,大秦無人敢動。
可以說,大秦帝國的悲劇,幾乎皆源於李斯……
在嬴高眼中,李斯乃是個權謀之徒,而非一心為國的宰相,對嬴政的忠誠度也微乎其微,或許說,他忠誠的唯有自身慾望。
長久生活在大秦,嬴高深知,扶蘇之死並非愚忠,而是源於大秦的嚴苛律法——“謁殺”。在大秦的法規中,家長或主人有權請求官府處死不孝的子女或奴僕,官府會予以批准並執行。
大秦的婚律中有一特殊條款:家長有權請求官府處置不孝之子,而在後世,“孝”被視為美德,但在大秦,不孝則是重罪。
揉了揉眼,嬴高的倦意稍減。宴會上,他凝視著案上的膳食,卻難以下嚥。這個時代的食物並無太多美味,皆是清水煮食,或是生食,或是風乾。
五穀的烹調方式簡單粗暴,僅是蒸煮而已。案上的菜餚中,嬴高唯獨看中了精米,也就是後世的大米,配以幾口莧菜。
對某人的厭惡有千萬種理由,但嬴高深知,李斯未來仍會受到重用,直至嬴政離世,他都將位高權重。只要他對儲君之位心存幻想,對大秦二世皇位有所企圖,就必須壓抑不滿,待始皇帝駕崩後再清算。
用罷膳,嬴政示意趙高撤下案上的食物,只留下涼茶。因還需商議國事,宴會上並未供應秦酒,更別提劍南春了。飲酒,尤其是烈酒,會干擾思緒。此刻關乎大秦命運的抉擇,關乎個人的晉升,無人敢輕舉妄動。
“長史,先生,如今大秦陷入動盪,旱災席捲各郡,爾等有何良策?”片刻後,嬴政開口問道。
聞言,嬴高望向嬴政,略感驚訝,旋即明白,這不是嬴政不知如何應對,而是在考驗李斯,也是給予李斯機會。畢竟李斯才智出眾,只是缺乏功績,不便晉升。有秦法在前,即便是嬴政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