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以來,丙型火箭一共發射了二十一次,成功了八次,直到現在它的可靠性才得到最終解決;丁型火箭是近三年才開始實驗的,發射了九次,只成功了一次……”
“為什麼發射的次數這麼少?”楊銳沒管他的失敗率,他只是詫異實驗室經費向來是充足的。
“主要是每次發射後我們都要分析失敗原因,然後再對火箭做出修改,這樣每發射一次都要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討論問題在哪,還有確定修改方法,所以一年最多也就發射四次,多一些是五次。丙型火箭是三年前徹底推翻之前的方案,重新設計後才獲得成功的。”錢昌祚道。
“丁型火箭幾次實驗下來感覺照抄丙型的設計不行,現在我們正在重新設計方案,估計和丙型一樣,一樣要有三到四年、二十到二十五次左右的試射才能基本成熟。而戊型火箭,也就是丙丁兩型火箭合二為一,另外再在加上一些助推小火煎,恐怕也要五年時間才能最終成功。此型火箭總重超過九十噸,第一級海平面推力可達二千五百千牛,第二級海平面推力為兩百五十千牛……”
對火箭推力楊銳是沒概念的,他細細聽完錢昌祚嘴裡吐出的一大堆資料,待他說完後問:“你就告訴我兩個資料吧,攜帶五噸彈頭的話,火箭能打多遠,又能打多高?”
五噸彈頭的問法讓王季同目光閃爍,錢昌祚這邊略略思考後給了一個資料:“從理論上計算,攜帶五噸彈頭的話,戊型火箭能達到三百公里左右的近地軌道;而距離,可超過八千公里。但大人,火箭設計之初並沒有想到要攜帶五噸彈頭,第一級火箭也許不需要做什麼修改,但第二級火箭就要做大幅度修改。”
“這個是後面的事情。”聽聞火箭能打八千公里,楊銳倒有些滿意了,根本忘記這玩意還需要最少十年的實驗期,而且兩級火箭加助推小火箭的結構必定會產生很多問題。
“是啊,這是後面的事情。”王季同也如此道。他想到的是等戊型火箭研究出來都是十幾年後的事情了,那時候的國際形勢必定不似現在,說不定這火箭真就拿去登月了呢。
“都看完了,我很滿意。”楊銳對實驗室的主要負責人說道,“火箭研究的意義重大,若真有隕石撞地球,沒有火箭我們還真的束手無策呢。”
楊銳的話引起了一陣笑聲,他們之前從王季茝那邊得知,火箭實驗室是最花錢的,丙型火箭試飛一次要花費十數萬元,而更大的丁型就更不得了,每飛一次就是百萬元之巨。到如今,丙型可以說能定型了,但丁型沒有個兩三千萬是不會穩定的。而這還僅僅是火箭本身的物料耗費,不包括實驗室數百人的薪資和其他費用,更不包括整個實驗場本身的投資。
這數以億計的金錢並不是由政府提供,而是由天字號私人贊助,既是如此,那專案是否進行就全看楊銳的態度了。在得到他的肯定後,錢昌祚又介紹了直飛火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依舊是導航控制問題,實驗室最後甚至想出了星象導航這種絕招,但研究下來也是個不靠譜的設計——要想在快速飛馳且震動不斷的火箭上定標星星,真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
綜合的看,基於電晶體的小型計算機研發日趨迫切,如果有小型的計算機,火箭內部的控制便可自動化,感測器實驗室的很多成果已經用於火箭內部控制和外部監控,不然丙型火箭不可能這麼快就成功,但,眾多感測器資訊卻沒有一個統一大腦將資訊統一分析,並按程式執行最優解決方案,這就使得火箭處於只可監控、難以實時調整的乾瞪眼狀態。
問題有很多很多,要求很迫切很迫切,待夕陽西下楊銳等船離開時,一干人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在郵輪一側的走廊上,看著碼頭上揮手的諸人,楊銳笑著對諸人揮手,只待郵輪走遠了他才放下手準備回艙,這時貝壽同忽然道,“先生,我有一個想法,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