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反!這樣的朝廷,真得還值得自己為其賣命保全嗎!”
柳非雲自從深入瞭解了這些赤足軍俘虜的遭遇後,除了悽苦悲涼與不安外,還有一些茫然。
這些俘虜並非只源自一地,而是來自三州九郡六十多個縣府。
也就是說,他們的遭遇,並非一州一郡所獨有,而是普遍現象。
當官不為民作主,只為升官又發財,這才是這個腐朽的大陳王朝大部分官員的心態。
而官商勾結,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情況更是積重難返。
帝國所有人被劃分為五大等級:貴族、士族、平民、賤民、奴隸。
正常情況下,平民佔比最高,賤民次之,奴隸再次之,而貴族與士族只佔極小的比例。
貴族是主子,掌控權力。
士族或掌控財富,或替貴族管理民眾。
平民創造財富,也可以同過讀書習武,向士族進階,雖然成功性不高,但總歸是有上升通道,即使通道很窄,希望很小。
賤民被限制了從事的職業,只能從事最髒最累最沒有人願意幹的營生,而且官府對他們限制頗多。
至於奴隸,那就是會說話的牲畜或財物,在朝廷的律法上根本就不被當人看。
像柳家那樣將奴隸當人看的奴隸主,只能說是這個世界的異類,極少極少。
而現如今,奴隸所佔總人口的比例,怕是早就超過平民了吧!
而且就算是平民,還有相當的一部分人淪為流民,過的日子也未必強過奴隸多少。他們遲早也會要麼成為他人的奴隸,要麼被餓死,要麼就是造反以博一線生機。
接下來的數天中,柳非雲命令鎮荒軍暫時聚集到寒川城下休整,同時也是看押那十幾萬赤足軍俘虜。
各地的援軍再大肆搜刮了一番這些俘虜少得可憐的一點財物後,也就紛紛撤兵各回各家了。
畢竟這些人馬本就是用來留守各地的,還得防著點各自轄區內再出新的亂民。
望著遠去的官軍,首席軍務和朝貴由感而發:
“一縣之地至少萬戶,一府之地十萬戶,一州之地百萬戶。這州師郡旅縣營的編制,還是顯得兵力太單薄了些!”
“先前北征之時,各北方諸州中就有大半的地方抽調了一半的兵馬,而且還是戰力較強的那一半,涼州就在此列!”
“現如今那一半參加北征的人馬又南下去了他州平亂,這些剩下來留守的人馬戰力太差,人又不多,怕是很難鎮住地方。”
“而禁軍還要鎮守天都與邊關要塞,也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平亂!”
“說不定,陛下會下放軍權,允許地方擴編,讓各地方自行平亂!”
聽了和朝貴的話,柳非雲又想起了另一個時空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上的一段情節:
黃巾之亂,天子允許地方自行擴軍平亂,卻是讓地方自己解決物資銀錢。結果,各地士家大族趁勢而起,後面是赿來赿亂!
還有清末太平天國之時,八旗與綠營不堪一戰,清廷也是允許官員自辦團練平亂。結果,湘軍淮軍也被趁勢而起。
柳非雲輕輕一嘆:“若陛下真如此做,怕是……怕是……只會亂上加亂。”
又過了幾天,兩份聖旨終於是到了。
一份是公發天下的,正如和朝貴所料,天子允許各地方將軍備編制上升一級。
州設州軍,由州牧統領,州尉指揮。
郡設郡師。由太守統領,郡尉指揮。
縣設縣鄉兵旅,府設鄉兵師,由縣令或知府統領。縣尉或府尉指揮。
當然,這些地方軍都是不滿編的,各地依據自己的人口與財富多少自行設定實際編制,只要不超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