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探花之才,外派為隴州知州著實有些委屈了。”
“從五品比正七品委屈?”
李御史說道:“隴州是直隸州,由行省直管,地位僅次於府,這知州與知府也差不多,怎就委屈了?”
“隴州在什麼地方,翰林院又在什麼地方,李大人腦子不太好建議請個郎中看看。”
從品階上說,知州比翰林院編修高出一大截。
但隴州是出了名的窮鄉僻壤,難以獲得功績,並不是一個好去處。
而翰林院內皆為拔尖人才,可謂之“人才儲備庫”,是閣老、重臣的起步點與腳踏石。
且翰林院與聖上接觸緊密,若有幸受到賞識,可直接獲得參政機會,如鯉魚跳龍門一般榮耀。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眾官竟一時摸不清皇上的意思,到底是不喜探花,還是有心對其磨鍊?
朝堂上有反對有支援,更多是在看戲。
李御史沒有理王尚書,而拱手對聖上諫言:“陛下,臣以為,探花外派的話做個知縣就夠了。”
太傅皺眉,“李大人,朝考結束後成績較次的進士才會外派做知縣,哪有探花做知縣的道理。”
李御史又說道:“若非要做知州,便做個府屬州的知州吧。”
王尚書白眼一翻,“那與知縣也沒什麼區別吧?直隸州我都覺得不行,還府屬州,李大人,探花是不是得罪你了?”
“咚咚咚”
聖上伸手敲了敲御案,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隴州知州
“朕心意已決, 此事就這麼定下了。”
“陛下”
朝臣還想再說些什麼,然而陛下已經叫身邊的元公公去宣三人進殿了。
原來站在中間的大臣盡數歸隊,將地方讓出來, 葉如塵三人並列行跪禮, 只聽元公公宣讀:
“第一甲第一名進士及第黃仲生, 授翰林院修撰;
第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王伯業, 授翰林院編修;
第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葉如塵,授隴州知州。”
聽到最後葉如塵的職位,三人齊齊一頓,葉如塵率先反應過來, 說了謝言,黃仲生和王伯業連忙跟著叩謝。
這結果真是出其不意, 但葉如塵表現得極為冷靜,叫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授職後三人並未直接退下,而是得了機會站一旁順便聽個朝會, 還能認認各位大人。
安王又被外派了,太子不知何故被禁足在東宮, 葉如塵見到了被封為晉王的二皇子。
晉王長相應該隨母,一幅溫潤模樣,面色蒼白像是久病纏身,他頻頻看向葉如塵,被發現後大方報以微笑,葉如塵只覺得其心機頗深。
朝會吵鬧的如菜市場一般,聖上就靜靜地看著,時不時插上兩句話。
葉如塵注意到一個年事已高的老臣, 是工部尚書袁大人。
葉如塵記得,兩年前曹公公就說工部尚書要告老還鄉了, 怎麼還沒找到接班人呢。
不過瞧這戰鬥力,延遲退休也不是問題。
吵了許久,朝會也終於結束,聖上從殿後直接回了內宮,朝臣們也陸續離開。
葉如塵盯著聖上離去的方向若有所思,黃仲生以為讓還在苦惱任職的事,也不知如何安慰,客套地詢問:“葉兄,想什麼呢?我們該走了。”
[想銀子。]
葉如塵嘆了口氣,轉身和黃仲生走了。
進京趕考到底是為了什麼?按原計劃在老家當個逍遙舉人平淡安穩的過日子不好嗎?
他沒忘記此行的目的,是來找聖上要銀子的。
為了拿到賞銀,放棄了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