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的時候,賈詡曾提到了關中。
當時,西域尚未平定,龜茲大宛烏孫三國不聽漢王之命,又有北匈奴時時威脅。
但賈詡就確定,董俷必將奪取關中。
關中之地,有函谷關之險,南山為屏,黃河天塹形成了一道堅實的壁障。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適合董俷屯兵休整。不過,凡事總歸是有一利必會有一弊。
關中雖然好,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守有餘而進取不足。
所以,在佔領了關中之後,董俷為什麼不惜把五大主力之一的選鋒軍死死的放在河東。一方面是因為那河東曾是董卓起家的地方,有基礎,於情於理都要佔領;而另一方面,則是河東可以作為進軍冀州的踏腳板,戰略意義非常的重大。
可即便是佔領河東,董俷依然面臨一個問題。
河東有太行山王屋山等阻隔,想要進入冀州的話,同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若得中原,必先得冀州!
當年強秦統一六國,也是從並幽下手,而後吞併冀州,這才能虎視中原,所向睥睨。
龐統認為,吞併幽之地,絕非一日之功。若不想一味防守,需取河內,連線兩河之地。以關中為依靠,以並幽為臂助,他日奪取中原,則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對於此,陳宮徐庶都很贊成。
所以,當曹操忙於陽會盟地時候,整個長安同樣也是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調兵遣將,為了奪取河內,董俷抽調出了八萬人,以遊奕軍為主力。蓄謀吞併。在沁水大火點燃的時候,龐統與韓德等人,已秘密埋伏於雍城至野,等待時機。
想想看,百里大火,那是何等的聲勢?
雍城二呂又不是傻子,一看這情況,就知道肯定是袁尚出了問題。
如果袁尚是在其他地方出事,二呂也未必會有動作。可是袁尚如果在河內出事,而他二人又一點行動都沒有。只怕袁紹知道了以後,第一個就不會放過他二人。
所以在沁水大火燃起之後,二呂立刻點兵馬出擊。準備迎接袁尚。
沒想到,半路遭到了韓德的伏擊,二呂武藝雖高,卻被韓德一人圈住,斬於馬下。
成蠡領兵,擊潰了二呂兵馬;而龐統則詐開雍城,拿住了陳琳。
這一連串的行動。只持續了一個時辰。龐統有足夠的時間來打掃清理戰場,於雍城守株待兔,等候袁尚自投羅網。龐統深信,就算袁尚不死,來到雍城下,估計也要被董俷等人扒掉幾層皮。而事實上,袁尚也很配合,完全依照著龐統的計劃來行動。
一場大戰,持續了整整一天。
從點火開始。到袁尚被擒拿,所有的行動都可說是無比順利。
當曹操得到通知。準備出兵救援的時候。韓德已帶領兵馬,佔據平皋。與虎牢關隔河而望。武安國守住孟津渡口,做出隨時會過河襲擊陽地姿態。越兮奪懷縣(今河南武陟縣西南),淳于導佔據了武德(疑今河南焦作),做出防禦態勢。
黃忠則連夜奪了修武,於清水以西,屯兵虎視河內。
曹操大軍抵達大河渡口的時候,卻已經是無力迴天,只能望河水對岸,為袁尚哀嘆。
河內一戰,董俷俘獲袁紹軍共十一萬人,其中大半被遷移至河東,少數俘虜留在了河內,而後又火速命令徐庶為河內太守,令黃忠在清水以西,建清水大營。
至此,董俷兵馬可在旬日之內,突入京兆,又可以奇襲冀州,騷擾州。
新年過後,劉辨正式在長安登基,該年號為泰平元年。
如果按照後世的公曆計算,這一年正好是公元200,董俷這一年,整三十歲。
長安城中,一派喜氣洋洋。
歷經二百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