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達裡厄塞克簡介
瑪麗·達裡厄塞克, 1969年生於法國南部的巴約納省,小時候不願上學,但喜歡寫詩,7歲就在學校裡獲得了〃母親節詩歌大獎〃。上中學時,她開始反叛,學會了抽菸,但成績還算不錯,17歲時順利地透過了文科類中學畢業會考,經過幾年的預科學習,21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4年後畢業,在里爾第三大學教法國文學,並利用假期周遊世界。1996年是她一生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她開始研究心理分析學,並出版了處女作《母豬女郎》,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第二年,沉浸在喜悅中的瑪麗找到了愛情,並且馬上就結了婚,但婚後發現與丈夫並沒有共同語言。丈夫反對她寫作,也許覺得她太成功了,威脅到了他作為男人在家中的地位,於是這場婚姻只持續了一年便匆匆結束。傷心的瑪麗為了忘掉不幸,一心撲在文學研究上,她在巴黎第七大學進修,撰寫關於法國當代文學的論文,研究法國作家喬治·佩雷克、米歇爾·萊裡和埃爾日·吉貝爾等。1998年,她出版了第二部小說《幽靈的誕生》,如果說《母豬女郎》寫的是變形的故事,《幽靈的誕生》講的則是〃失蹤〃的故事:丈夫出去買麵包,突然不見了,妻子在家苦苦等待,心生幻覺。很明顯,這裡面有作者自己的生活體驗,也受她研究心理分析學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次年出版的《暈海》中表現得更加明顯,這部小說寫的是母親拐走女兒,逃往天涯海角,丈夫帶著警察到處尋找。隨《暈海》贈送的還有一本十多頁的小冊子《細說海浪》,作者用詩一般的文字,從科學的角度來解說海浪的誕生與特點。
2000年,瑪麗找到了新的愛情,再婚後身心得到調整,創作也發生了變化,次年出版的《在生者家中短暫逗留》融福克納、喬伊斯的意識流和新浪潮電影的表現手法為一體,採取了新小說派的敘述手法,並模仿杜拉斯的對話和阿波里耐爾的影象詩,創造出一部〃四不像〃小說,書中沒有什麼情節,只有一家五口(母親、繼父和三個女兒)的內心獨白。
《寶貝》是瑪麗當母親後寫的一本小說,同樣也沒有太多的情節,更多是當母親的感覺。作者從母親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孩子的出生給家庭帶來的變化和對夫妻關係的影響。2003年,瑪麗的創作走出了〃家庭〃,走出了〃我〃,《白色》寫的是一支科學考察隊在南極考察的故事;該隊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執行〃白色〃計劃:收集外星來的粉塵和幾百萬年前的冰塊。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對戀人;男的叫彼特?湯姆遜;愛爾蘭人;戰爭使他從小就背井離鄉;流浪數年後被考察隊招募;擔任鍋爐工;女的叫埃德梅?布蘭科;是流放到美國的法國人;也是一場慘案惟一的證人;被各方追尋。為避免麻煩;她逃亡他方避難。她是考察隊的話務員;也是整個考察隊與外界聯絡的惟一渠道;而湯姆遜的鍋爐則事關全體隊員的生存;他們倆一戀愛便影響了考察隊的工作和生活質量;湯姆遜的鍋爐老是壞;布蘭科的無線電也老是出問題。伴隨著他們的故事,還穿插著許多人物;但他們的面目和身份都不很清楚。小說就是在這種朦朧和神秘中;透過不同的人物;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述和議論他們當前的處境和內心狀態。隊員們長期封閉在一個荒涼而寒冷的白色世界中;感到了時間和空間的無限;感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的渺小和無能。小說富有象徵意義;語言準確而細膩;對人的感覺和環境的描寫非常具體;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和作者的前幾部小說不同;達裡厄塞克試圖在《白色》中把抽象與具象、象徵與現實結合起來。s如果說;對白色世界的描寫和感覺是小說的主要內容;湯姆遜和布蘭科的愛情則是一劑調味品;不僅帶來了現實之風、人間之情;而且由於他們的不凡身世;使小說具有了一種神秘的傳奇色彩。
2004年,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