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小孩的故事(1)
如果,心中的風雨不向我一次次地襲來,那麼我就不會在大自然的風雨中沐浴!
——馬詠梅
父親寄語
你寫的《第三張參賽證》出版了,讓我又喜又愧。還記著因你在課堂上寫小說被我痛打嗎?你邀我給你寫點寄語,令我“受寵若驚”。二十多年來我總是不斷地嘮叨,你總是充耳不聞。今天你竟然主動要我說點什麼。
你的成長過程是不斷地逆我而行的過程。我要你循規蹈矩,你偏要標新立異;我要你順應傳統,你偏要獨闢蹊徑。當你才露尖尖角時,竟有人向我討教子之道,我真是無言以對。
鍥而不捨、堅忍不拔、永不言敗是咱中華民族的精神品質。在這個大開放、大變革、俊彩星馳的時代,任何人只要與時俱進、抓住機遇、秉承美德、放手一搏,總能做成一點事情。
你在書中寫了經受的挫折和磨難,不禁讓我想起當年在鄭州車站因轉落了車,用棉襖裹著未滿週歲的你在風雪交加的站臺上站了一夜的往事;也讓我想起你剛會站立時,為了避免你的“干擾”,用麻繩一頭系在你的腰上,一頭拴在窗框上做了一餐午飯的情景。
人生道路總是充滿艱辛,惟其難辛才更精彩。艱辛的經歷是筆財富,這筆財富是上帝的恩賜。
不要忘記在逆境中為你再鼓風帆的人。不要陶醉於眼底微名。心想事成只是美好的祝願,要想登頂,必須攀登。
壞小孩的故事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的四川資陽,大雪。
我的母親在這一天生了她的第一個女兒,詠梅。
資陽原名“雁江”,是不折不扣的小縣城。
父親剛到這裡的時候,這裡最高的建築是一棟四層樓的招待所,身背鋪蓋卷的父親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年輕工人搭乘一輛大解放,沿著一條石子與稀泥鋪就的馬路一路顛簸著向他們所要支援的“三線廠”——資陽鐵道部內燃機車工廠進發,途中經過“三道拐”(一個地名),一名負責接站的老職工對父親說道:“解放前,土匪經常在這裡出沒,現在也不大太平。”
已經下決心要把青春奉獻在這裡的父親聽了這句話不置可否,回報給老人一個燦爛的微笑。不久,他“拐騙”到了我的母親,為了愛情,母親從廣西桂林調動到資陽。據說母親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哭了,鬧著要回去,待父親替她湊足了路費,將她送到火車站時她卻改了主意,於是第二年,便有了我。
父母親的結合不容易,他們在磨擦和磕碰中過日子,母親抱著回到大城市的幻想,所以總在爭吵後威脅父親要回孃家去。自我記事起,便生活在他們無休止的吵鬧中,父親在發火的時候,母親總是流著眼淚收拾行李向大門走去,父親則會堵在門口:
“不許走,你走了,孩子怎麼辦?”
我有一個比我小兩歲的妹妹,從她六個月時便送到了山東濟南的祖父家中,由祖母撫養,在她滿兩歲半時,祖父親自把她送回了資陽。妹妹回來的那天下午我正在幼兒園裡玩耍,老師興沖沖地走過來告訴我:“你妹妹回來了!”我聽了這個“喜訊”在原地呆站了半分鐘,然後“哇”地一聲大哭起來,老師手忙腳亂地幫我擦眼淚,一面莫名其妙地對我說:“哭什麼,妹妹回來是好事啊!”
至於為什麼聽到妹妹回家的訊息便大哭一場,我和那位老師到現在也沒有研究出原因,但妹妹的到來的確使母親的心情變得平靜,父親的脾氣漸漸轉好,於是,我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五歲時我被大人喚為“神童”,因為我不但會背唐詩,還會讀幾個簡單的英文單詞。知識分子出身的父親常把我抱在膝蓋上,一面用短而粗的鬍子扎我,一面指著院子裡那棵大樹考我:
“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