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的吃穿用住行。不可否認,這種經濟體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績,但與他所帶來的巨大破壞作用相比,這種正面作用更多的體現在點上,而其破壞作用卻體現在面上與系統上,中國三十多年的實踐證明,這是一條完全走不通的路。我想這也是中央為什麼要再三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因了。”
蕭山靜靜的聽著自己兒子在那侃侃而談,真沒想到,自己兒子已成長到了這種地步。
“牛牛,既然你說蘇聯那一套行不通,那麼你是不是認為中央會搞西方經濟體制那一套?”蕭山決定再考考自己兒子。
“一步過渡到西方經濟體制不太現實,這不但中國廣大老百姓適應不了,就是中央領導可能自己內心也接受不了,畢竟公有制與計劃經濟體制在國內那是深入人心的。我認為中央會分多步走,一步步的來,走一步看一步,先讓老百姓享受到這種體制改革的紅利,積累到足夠的改革共識與動力後,才開展下一步的改革。我認為這種改革工作會在兩個層面上展開,一是管理體制或是資源配置機制方面,二是產權所有制方面。”
“繼續說下去。”對自家兒子,蕭山現在已不僅僅是欣慰,甚至是欣賞了。
“資源配置機制方面,我認為中央很快就會對現有的計劃經濟體制著手進行改革。”蕭太一一面說,一面回憶前世中國大陸計劃經濟體制改革的程序。
在蕭太一的前世,1984年年底,**十二屆三中全會透過了《**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了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自此以後,後世為人所知的雙軌制得以建立,一部分商品的生產、銷售仍執行計劃指令,但另一部商品的生產、銷售由企業自行做主。
但在這種雙軌制下,由於計劃內與計劃外產品之間存在的巨大利差,在中國形成了大量的利用特權批條子把計劃內物資倒買到市場上以賺取鉅額利差的倒爺,對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89年11月9日十三屆五中全會透過《**中央關於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提出:逐步解決生產資料價格“雙軌制”問題;變“雙軌”為“單軌”’,即“雙軌合一”;確立了市場導向的新的價格改革思路,雙軌制基本被取消,基本形成了以市場為主的資源分配機制。
到得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透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得以完全建立;1995年**十四屆五中全會透過了《**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奮鬥目標的關鍵之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爸,我們現在所採用的資源配置機制,所存在的問題與弊端,你應該比我還清楚,一方面這生產與需求之間嚴重脫節,計劃跟實際不符,造成巨大的浪費;另一方面毫無激勵作用,效率低下。如果國家繼續延用這種資源分配機制,這實現工業化,那基本等於做夢。相對於產權所有制而言,資源分配機制的改革可能更能為人所接受。我認為在資源分配機制方面,國家會分兩步走。”
“兩步走?怎麼個兩步走法,你繼續說下去。”對資源配置機制方面,蕭山也向有思考,資源配置機制,當今世界不外採用了計劃與市場兩種機制。
“我認為,在從計劃向市場分配的轉軌過程中,國家會先採用市場與計劃並行的方式,實行計劃+市場兩套並行的資源分配方式,並逐步減少計劃量,最終形成以市場分配為主、國家宏觀調控為輔的資源配置機制。”
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的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讓人瞠目結舌的經濟奇蹟。各種對這種經濟奇蹟的研究